定武蘭亭的意思
定武蘭亭
詞語意思:
《<蘭亭序>帖》石刻名。唐太宗喜晉王羲之父子書法,得《蘭亭序》真跡,命人臨拓,刻于學士院。五代梁時移置汴都,后經戰亂而遺失,北宋慶歷間發現,置于定州州治。大觀中,徽宗命取其石,置于宣和殿。北宋亡,石亦散失不傳。定州在宋時屬定武軍,故稱此石刻及其拓本為「定武蘭亭」或「定武石刻」。其拓本簡稱「定本」。一說《<蘭亭序>帖》原本為唐人所作,非王羲之書。參閱宋桑世昌《蘭亭考》﹑郭沫若等《蘭亭論辨》。
- 一說:
進言或勸說一次。
- 父子:
1.父親和兒子。
2.古時亦稱叔侄為父子。
- 州治:
舊時一州最高行政長官的官署。亦指它的所在地。
- 北宋:
朝代,公元960-1127,自太祖(趙匡胤)建隆元年起,到欽宗(趙桓)靖康二年止。建都汴京(今河南開封)。
- 遺失:
1.丟失;丟棄。
2.遺漏。
3.失誤;過失。
4.指散失的文章﹑典籍。
5.遺忘;忘記。
6.因失禁而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