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賓的意思
九賓
詞語意思:
古代朝會大典設「九賓」。說法不一:(1)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禮于庭,臣乃敢上璧。」裴骃集解引韋昭曰:「九賓則《周禮》九儀。」按,《周禮.秋官.大行人》鄭玄注:「九儀謂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孤﹑卿﹑大夫﹑士也。」(2)指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后漢書.禮儀志上》:「大鴻臚設九賓,隨立殿前。」劉昭注引薛綜曰:「九賓謂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凡九等。」(3)指九位禮賓人員。《漢書.叔孫通傳》:「大行設九賓,臚句傳。」王先謙補注引劉攽曰:「賓,謂傳擯之賓。九賓,擯者九人,掌臚句傳也。」
- 九人:
漢揚雄著《太玄》,定人為九等。
- 九位:
1.指天上與九州相對應的九個區域。
2.指很多席位。
- 二千石:
漢制,郡守俸祿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稱郡守為「二千石」。
- 齋戒:
古代祭祀,習慣由主祭人先數日沐浴、穿潔凈衣服、獨居素食戒酒等,表示虔誠,因稱:趙王乃齋戒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