盬鹽的意思
盬鹽
詞語意思:
池鹽。
- 池鹽:
從咸水湖采取的鹽,成分和海鹽相同。我國西北各地和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等地出產很多。古時墾地為畦,引含鹽分的池水沃之,稱作種鹽,水耗則鹽成,即為池鹽。
● 鹽(鹽)
◎ 無機化合物,一種有咸味的無色或白色結晶體,成分是氯化鈉,用來制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調味劑和防腐劑(有「海鹽」、「池鹽」、「井鹽」、「巖鹽」等種類):鹽巴。鹽鹵。鹽分(
)。鹽田。◎ 〔鹽酸〕氯化氫的水溶液,是一種基本的化學原料,多用于工業和醫藥。
◎ 化學上稱酸類與堿類中和而成的化合物:酸式鹽。堿式鹽。
● 盬
◎ 古代鹽池名:「戊子至于盬。」
◎ 沒有經過熬制的鹽:「猗頓用盬鹽起。」
◎ 不堅固:「器用盬惡,孰當督之!」
◎ 停止:「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 吸飲:「晉侯夢與楚子搏,楚子伏已而盬其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