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鐘的意思
襄鐘
詞語意思:
春秋鄭襄公宗廟內的鐘。
- 春秋:
①年歲;光陰:苦度春秋|他在講臺上耕耘了四十個春秋。
②泛指歷史:甘灑熱血寫春秋。
③時代名。因魯國編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這個時期。
④儒家經典之一。編年體春秋史。相傳由孔子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記載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史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⑤古代史書的通稱。
● 鐘(鐘鍾)
◎ 金屬制成的響器,中空,敲時發聲:警鐘。編鐘(古代樂器。把一系列銅制的鐘掛在木架上組成,用小木槌擊奏。各時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數也不同)。鐘鼎(古銅器總稱,上面銘刻文字)。
◎ 計時的器具:鐘表(鐘和表的總稱)。座鐘。鐘鳴漏盡(晨鐘已鳴,夜漏將盡。喻年屆遲幕)。
◎ 指某個一定的時間,小時:鐘頭(小時,如「開了一個鐘鐘的會」)。
◎ 杯子。
◎ 集中,專一:鐘情(感情專注)。鐘愛(特別愛)。鐘靈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環境產生優秀的人物)。
◎ 古代器名,一種圓形銅壺。
◎ 中國古代計量單位,春秋時齊國以十釜為「鐘」(標準不一)。
◎ 姓。
● 襄
◎ 幫助,輔佐:襄辦。襄理。襄助。襄贊(贊助)。
◎ 完成,相助而成:「葬定公,雨,不克襄事」。
◎ 沖上:襄陵。
◎ 上舉,昂起:「臣聞交龍襄首奮翼」。
◎ 高:「襄岸夷涂。」
◎ 古同「攘」,掃除。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