朏朒的意思
朏朒
詞語意思:
1.農歷月初時的月相。
2.指月的盈虧。
- 月相:
月球盈虧圓缺變化呈現出的各種形態。月球本身不發光,又環繞地球運行,形成太陽、月球、地球相對位置的不斷變化,地球上觀測者所看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也隨之變化,便產生不同的月相:新月(朔)、蛾眉月、上弦、凸月、滿月(望)、殘月、下弦、蛾眉月。更替周期為29.53天,等于朔望月平均長度。
- 指月:
佛教語。以指譬教,以月比法。
- 盈虧:
1.語出《易.謙》:「天道虧盈而益謙。」本謂自然之道盈滿者則虧減之。后多以「盈虧」指增減;盈滿或虧損。
2.指月之圓缺。
3.猶得失。
4.指勝負。
5.指企業或事業的賺錢或賠本。
- 初時:
起初;開始的時候。
- 農歷:
1.我國古代歷法之一。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十三個月(383天或384天,閏月在幾月份也沒有一定)。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便于農事。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俗稱陰歷。這種歷法相傳創始于夏代,所以又稱夏歷﹑舊歷。
2.農業上使用的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