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李的意思
王李
詞語意思:
明王世貞﹑李攀龍的并稱。
- 并稱:
1.一齊稱道。
2.相提并論。
- 王世貞:
王世貞(1526-1590)明代文學家。字元美,號鳳洲,別署弇州山人,太倉(今屬江蘇)人。嘉靖年間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后七子」之一。所作詩文論《藝苑卮言》,主張復古,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詩以揭露嚴嵩父子罪惡的《袁江流鈐山岡當廬江小吏行》等為有名。著有傳奇《鳴鳳記》。有《弇州山人四部稿》。
- 李攀龍:
李攀龍(1514-1570)明代文學家。字于鱗,號滄溟,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嘉靖年間進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后七子」之一。作品多摹擬古人。有《滄溟集》。
● 李
◎ 落葉小喬木,果實稱「李子」,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后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投桃報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為人只要忠誠、正直一定會感動別人)。
◎ 姓。
◎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稱。
● 王
◎ 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現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王國。王法。公子王孫。王朝(
)。◎ 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 一族或一類中的首領:山大王。蜂王。王牌(橋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 姓。
● 王
◎ 古代指統治者謂以仁義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