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臈的意思
伏臈
詞語意思:
見「伏臘」。
- 伏臘:
1.亦作「伏臈」。
2.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伏」在夏季伏日,「臘」在農歷十二月。
3.指伏祭和臘祭之日,或泛指節日。
4.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質資料。
● 伏
◎ 趴,臉向下,體前屈:伏臥。伏案讀書。
◎ 低下去:此起彼伏。
◎ 屈服,承認錯誤或受到懲罰:伏法。伏輸。伏辯(伏罪的供狀,亦作「伏辨」)。
◎ 使屈服:降伏。降龍伏虎。
◎ 隱藏:伏兵。埋伏。
◎ 農歷劃分夏季最炎熱的三個階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 姓。
● 臈
◎ 古同「臘」:「殘臈生春序,愁霖逼歲昏。」
● 臈
◎ 〔臈膽〕肥胖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