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的意思
十行
詞語意思:
《后漢書.循吏傳序》:「其(光武帝)以手跡賜方國者,皆一札十行,細書成文。」后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詔書。
- 成文:
1.形成樂章﹑文采﹑文辭﹑禮儀等的總稱。
2.現成的文章。
3.用文字固定下來,成為書面。
- 皇帝:
最高封建統治者的稱號。在我國皇帝的稱號始于秦始皇。
- 手跡:
1.親手寫的墨跡。
2.親自從事;親手去做。
3.手印在物體上的痕跡。唐李山甫有《陰地關崇徽公主手跡》詩:「一拓纖痕更不收﹐翠微蒼蘚幾經秋。」參見「手痕碑」。
- 后漢書:
書名。紀傳體東漢史。南朝宋范曄著。全書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記載自公元23年至220年間的歷史,敘事喜以類相從。為研究東漢史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