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年
首頁  〉FACE  〉江湖兒女故事原型是什么

江湖兒女故事原型是什么

電影《江湖兒女》故事原型是導演賈樟柯小時候的真實發生的事情,故事來源于生活。
導演賈樟柯接受采訪時說,《江湖兒女》這部影片就是源于生活,是自己在17年的時候真實記錄了生活的回顧。《江湖兒女:我在等待另一個自我》是賈樟柯導演在影片拍攝間隙撰寫的。
這部電影來源于真實的人物,也與導演的兩部電影《任逍遙》(2002)、《三峽好人》(2006)有關,那兩部電影中隱約的背景、沒有詳細展開的情節,是《江湖兒女》的故事主體。
《江湖兒女》的中文片名,引自費穆導演籌拍的最后一部影片,2010年,賈樟柯在香港采訪《小城之春》(1948)的女主角韋偉,她很遺憾費穆導演沒有自己完成這部影片。
賈樟柯忘了那部電影的故事,但記住了這個片名,“兒女”好理解,“江湖”這個詞可能很難翻譯成外文,江湖意味著險惡的冒險旅程,復雜的情感經歷,秩序之外的世界,規則之外的情義。
《江湖兒女》電影主要講述了黑社會老大郭斌和女友巧巧的情感糾纏,從2001年到2018年十幾年的相遇、相愛、分離到重逢;巧巧是一位模特和郭斌相愛多年,很想步入婚姻的殿堂。
但是郭斌在一次吃飯過程中遭到了其他幫派人的偷襲,巧巧為了救郭斌開槍了,隨后在監獄里待了五年時間。
這部影片就是源于生活,是自己在17年的時候真實記錄了生活的回顧,從影片預告中看復古的DVD、蹦迪場所還有麻將館都很熟悉,另外時間過渡到網絡直播、微信還有代購等都可以訴說是我們正在經歷的一點一滴。
賈樟柯說時代在進步,也是在深深影響著人們的情感,巧巧和郭斌這些年的感情變化都和人們現實生活中例子不謀而合,不能說涼薄,只能說現實讓我們不得不屈服。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