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香港的女兒”稱呼由來:
“香港的女兒”這一稱呼,最早見于2003年的香港主流傳媒。2003年春,粵港地區爆發了“非典”疫情(SARS),一時人心惶惶,眾多醫護人員臨危受命,奮戰在疫情第一線,并有多位醫護人員不幸染病殉職。
其中一位香港屯門醫院胸肺科內科女醫生謝婉雯,因事跡突出,2003年5月13日在非典時期殉職后被媒體贊為“香港的女兒”。同年,香港著名歌影巨星梅艷芳,為協助受SARS影響市民,發動演藝界人士,舉行1:99 演唱會,為患者籌款,喚起大眾齊心抗炎的信息 。2003年,由 《明報》及香港電臺合辦的 「抗SARS杰出獎選舉」,梅艷芳在「非醫護科技 人員組」入選首第五位,以第三名票數獲獎 。
2003年底,梅艷芳卻不幸病逝,因其巨大的藝術成就和獨特個人魅力與堅強形象,以及對社會的貢獻,代表了奮斗不息的“香港精神”,被媒體贊為“香港的女兒”。
2003年,她因子宮頸癌并發肺衰竭病逝,終年40歲。離世前對事業上的輝煌與感情生活上跌跌撞撞時有所憾。梅艷芳一生敢作敢為、演藝界奮力向上、善心不落人後的義舉事跡,被稱為「香港的女兒」。
由著名雕塑家曹崇恩教授負責雕塑的《香港的女兒-梅艷芳》銅像將于7月18日豎立在星光大道上,銅像底座刻上“香港的女兒”,由梅艷芳的好友劉德華題字。
似乎所有人的命運都是公平的,給了你杰出的才華后,卻不想讓你過好這一生,或者命運多舛,或者病痛纏身,亦或者英年早逝。梅艷芳,這三個字便解釋了這一現象。
第一次認識她,是在電影《審死官》中,作為狀師宋世杰的夫人,武功高強,多番喪子之痛使其勸說宋世杰(周星馳飾)封筆……經典的臺詞和拿捏得當的表演,讓這部無厘頭電影成為一代喜劇經典。最后一次聽到梅艷芳是在03年紅館演唱會上,此時她已身患癌癥,進行最后一場告別演唱會,戴著假發進行演出的她,令無數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