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文言文意思
地古文中的解釋和出處
①<名>大地;地面。《赤壁賦》:「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②<名>土地;田地。《捕蛇者說》:「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人。」
③<名>領土;地域。《鄒忌諷齊王納諫》:「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④<名>處所;地方。《琵琶行》:「潯陽地僻無音樂。」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⑤<名>處境;境地。《史記·李斯列傳》:「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
⑥<名>路程。《紅樓夢》:「那轎夫抬進去。走了一射之地。」(一射之地:即一箭之地,約一百五十步。)
⑦<名>底子。《林黛玉進賈府》:「抬頭迎面先看見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
⑧<助>表示前面的詞或短語狀語。杜甫《陪柏中丞觀宴將士》:「幾時束翠節,特地引紅妝。」馮夢龍《灌園叟晚逢仙女》:「忽地起一陣大風。」
【地鏡】⒈地面的積水。⒉傳說中的寶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