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文言文意思
賓古文中的解釋和出處
①<名>客人。《廉頗藺相如列傳》:「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又】<名意動>以……為賓客。《傷中永》:「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②<動>服從;歸順。《史記·五帝記》:「諸侯咸來賓從。」
③<名>主持禮贊的官員。《荊軻刺秦王》:「乃朝服,設九賓。」《廉頗藺相如列傳》:「乃設九賓禮于廷。」
<動>通「擯」,屏棄;排斥。《莊子·達生》:「賓于鄉里,逐于州部。」
【賓從】1.客人及仆從。《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車馬有所,賓有代。」2.服從;歸順。《史記·秦本紀》:「韓、魏、齊、楚、越皆賓。」
【賓服】1.諸侯按時進貢朝天子。《荀子·正論》:「侯衛賓,蠻夷要服。」2.歸順。《漢書·霍光傳》:「百姓充實,四夷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