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文言文意思 尸古文中的解釋和出處 shī①<名>尸體,古也寫作「屍」。《唐雎不辱使命》:「伏尸百萬,流血千里。」②<動>陳列尸體示眾。《叔向賀貧》:「其身尸于朝,其宗滅絳。」③<名>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儀禮·士虞禮》:「祝迎尸。」④<動>主持。《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且諸侯盟,小國固必有尸盟者。」【尸臣】主事的大臣。【尸利】如尸之只受享祭而無所事事,喻受祿而不盡職責。與「尸」相關的詞語 尸喪 尸主 尸鄉 尸鄉翁 尸事 尸親 尸位 尸位病民 尸位素餐 尸位誤國 尸體 尸冢之間 尸利 尸利素餐 尸厥 尸變 尸啟 尸圖 尸場 尸頭 與「尸」相關的成語 堆垛死尸 焚尸揚灰 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伏尸流血 裹尸馬革 橫尸遍野 諫尸謗屠 借尸還魂 借尸還陽 掘墓鞭尸 流血浮尸 馬革裹尸 馬革盛尸 尸橫遍野 尸鳩之平 尸鳩之仁 尸居龍見 尸居余氣 尸利素餐 尸祿害政 最近查詢的文言文漢字 刬 怙 瀏 戶 易 翳 實 施 流 尸 笏 肄 失 旒 漭 互 識 儳 凄 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