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文言文意思
志古文中的解釋和出處
①<名>心意;志向。《觀滄海》:「歌以詠志。」《為學》:「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動>立志。《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③<動>記憶;記;記住。《屈原列傳》:「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④<名>標記。《南齊書·韓系伯傳》:「鄰居種桑樹于界上為志。」
⑤<動>做標志。《桃花源記》:「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⑥<名>記事的書或文章。《項脊軒志》:「余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
⑦<名>通「痣」,皮膚上的斑或小疙瘩。《梁書·沈約傳》:「約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