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文言文意思
接古文中的解釋和出處
①<動>接觸;交接。《寡人之于國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②<動>連接;毗連。《赤壁之戰》:「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
③<動>接待;交際。《屈原列傳》:「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④<動>迎接。《宣和遺事·前集》:「笙簫細樂,卻安排接駕。」
⑤<動>接應;援接。《游黃山記》:「每至手足無可著處,澄源必先登垂接。」
⑥<動>達到。《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
⑦<動>承接。《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
⑧<動>捆綁;束縛。《童區寄傳》:「二豪賊劫持,反接,布囊其口。」
⑨<動>對飛馳的東西迎面射擊;射中。《白馬篇》:「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⑩<動>標明。《墨池記》:「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