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文言文意思
攝古文中的解釋和出處
①<動>拉;拽。《漢書·陳馀傳》:「吏嘗以過笞馀,馀欲起,耳攝使受笞。」
②<動>收斂;收緊。《原君》:「攝緘滕,固扃鐍。」
③<動>捉拿;拘捕。《國語·吳語》:「攝少司馬茲與王士五人。」
④<動>提起;撩起。《后赤壁之賦》:「予乃攝衣而上。」
⑤<動>整理;整頓。《信陵君竊符救趙》:「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
⑥<動>代理。《史記·燕召公世家》:「成王既幼,周公攝政。」
⑦<動>輔助;幫助。王符《潛夫論·贊學》:「攝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師。」
⑧<動>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
⑨<動>保養。《韓非子·解老》:「動無死地,而謂之善攝生。」
【攝生】⒈養生。⒉維持生命。
【攝政】代君王處理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