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文言文意思 擿古文中的解釋和出處 zhì①<動>搔;抓。《列子·黃帝》:「指擿無痟癢。」②<名>搔頭,古代婦女頭上的一種首飾。《后漢書·輿服志下》:「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焉。」③<動>投擲。《莊子·胠篋》:「擿玉毀珠。」這個意義后來寫作「擲」。tì<動>挑。韓愈《送窮文》:「擿塊杳微。」【引】<動>挑動,指使。《漢書·谷永傳》:「衛將軍商密擿永令發去。」【又】揭發。《后漢書·賈復傳》:「以擿發其奸。」與「擿」相關的詞語 擿舉 擿伏 擿伏發奸 擿伏發隱 擿發 擿埴 擿埴索涂 擿埴索途 擿奸發伏 擿棄 擿抉 擿抉細微 擿擋 擿校 擿植索涂 擿索 擿罰 擿裂 擿觖 擿語 與「擿」相關的成語 發奸擿伏 發隱擿伏 發擿奸伏 抉瑕擿釁 理冤擿伏 冥行擿埴 擒奸擿伏 搜章擿句 擿伏發隱 擿奸發伏 擿埴冥行 擿埴索涂 擿植索涂 擿伏發奸 擿埴索途 最近查詢的文言文漢字 九 擿 漂 懟 檄 利 定 姿 潢 類 對 飄 剽 兌 久 縶 誣 毋 啾 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