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文言文意思
登古文中的解釋和出處
①<動>升;由低處到高處。《勸學》:「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曹劌論戰》:「登軾而望之。」
②<動>進入;踏上。《孔雀東南飛》:「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石壕史》:「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③<形>莊稼成熟。《孟子·滕文公》:「五谷不登,禽獸偪人。」
④<動>登記;記載。《周禮·遂人》:「以歲時登其夫家之眾寡及其六畜車輦。」
⑤<副>立即;立刻。常「登即」、「登時」連用。《孔雀東南飛》:「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⑥<動>穿。《林黛玉進賈府》:「(寶玉)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
【登第】應試得中。科舉考試分等第,故云。
【登假】對帝王死去的諱稱。
【登衍】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