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文言文意思和古文解釋
①<動>賜人以谷。《后漢書·蓋勛傳》:「時人饑,相漁食,勛調谷稟之。」
②<動>授與;賜與。《漢書·禮樂志》:「天稟其性而能節也。」
③<動>承受;領受。《論衡·命義》:「故壽命修短皆稟于天。」
④<名>下對上的報告。《宋書·劉穆之傳》:「求訴百端,內外咨稟,盈階滿室。」
⑤<動>動用。《淮南子·俶真訓》:「雖欲勿稟,其可得邪?」
<名>同「廩」,糧倉。《新唐書·李密傳》:「今稟無見糧,難以持久。」
【稟假】預支。《后漢書·張禹傳》:「禹上疏求入三歲租稅,以助郡國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