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文言文意思
翰古文中的解釋和出處
①<名>赤羽的山雞,也叫錦雞。《逸周書·王會》:「文翰者若皋雞。」
【又】鳥的羽毛。左思《吳都賦》:「理翮振翰,容與自翫」
②<名>毛筆,古代用羽毛制筆,故稱筆為翰。劉楨《公宴詩》:「投翰長嘆息。」
③<名>文章。蕭統《文選序》:「義歸乎翰藻。」
【又】指書信。宋之問《答田征君》:「忽枉巖中翰。」
④<名>白馬。《禮記·檀弓》:「殷人尚白……戎事乘翰。」
【翰林】⒈文翰之林,指人文學士聚集的場所,即文苑。《漢書·揚雄傳下》:「上《長楊賦》,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籍翰以為主人。」⒉鳥雀棲棲之林。潘岳《悼亡》:「如彼翰鳥,雙棲一朝只。」⒊唐朝創立的官名。為皇帝的文學侍從之官。
【翰長】對翰林前輩的敬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