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文言文意思和古文解釋
①<名>客舍;旅館。《<指南錄>后序》:「二貴酋名曰館伴,夜則以兵圍所寓舍。」
②<名>房舍;住房。《送元二使安西》:「客舍青青柳色新。」
【又】<名使動>使……住宿;安排住宿。《廉頗藺相如列傳》:「舍相如廣成傳舍。」
③<動>住宿;居住。《游褒禪山記》:「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④<名>謙稱自己的屬,用在表示親屬關系的名詞前。如「舍親」、「舍弟」等。
⑤<量>古代行軍三十里為一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成語有「退避三舍」。
①<動>舍棄;放棄。《勸學》:「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②<動>放開;釋放。《齊桓晉文之事》:「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③<動>施舍;布施。《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將近一半家私舍入尼姑庵中。」
【舍人】官名,秦漢以來到明代宮中都設舍人,職權大小不一。門客。宋元以來俗稱顯貴人家子弟,同「公子」、「少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