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文言文意思
艾古文中的解釋和出處
①<名>植物名,即艾蒿,葉可灸病。《孟子·離婁》:「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詩經·采葛》:「彼采艾兮。」
②<名>綠色。范曄《董宣執法》:「賜艾綬,葬以大夫禮。」〖又〗<名>灰白色。元稹《郡齋感懷見奇》:「艾發衰容惜寸輝。」
③<名>對老年人的敬稱。《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說幼,學。……五十曰艾,服官政。」
④<形>美好。《孟子·萬章上》:「知好色則慕少艾。」
⑤<動>停止。《左傳·哀公二年》:「雖克鄭,猶有知在,憂未艾也。」
①<動>通「刈」,割。《漢書·賈誼傳》:「其視殺人若草菅艾草菅然。」
②<動>鏟除,殺害。《左傳·哀公元年》:「亦不艾殺其民。」
③通「乂」,治理;安定。《史記·越世家》:「至于今諸夏艾安。」
【艾服】yìfú古代的一種象征性的刑罰。即割去犯人衣服上的蔽膝部分,以示宮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