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文言文意思
邸古文中的解釋和出處
①<名>戰國時各國的客館;漢各郡王侯為朝見而設置在京都的住所。《史記·呂后本紀》:「迎代王于邸。」
②<名>官員辦事或居住的住所。班固《世態炎涼》:「(朱)買臣衣故衣,懷其印綬,步歸郡邸。」
③<名>客店;旅店。《宋史·黃干傳》:「干因留客邸。」
【又】<動史動>使……來到。《涉江》:「邸余車兮方林。」
④<名>糧庫。《三國志·蜀志·后主傳》:「治斜谷邸閣。」
⑤<動>通「抵」。到;到達。《史記·河渠書》:「令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
【邸龔】漢唐地方長官在京師設邸,傳抄詔令奏章等,報給各藩國,所以稱為邸龔,后泛指朝廷官報。
【邸第】王侯貴族的住宅。
【邸閣】屯積軍糧或物資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