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文言文意思和古文解釋
①<動>摘取。《陌上桑》:「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采草藥》:「用實者成實時采。」
②<動>采取;選擇。《史記·秦始皇本紀》:「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③<名>色彩,又寫作「彩」。《鴻門宴》:「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
④<名>彩色絲織品。晃錯《論貴粟疏》:「衣必文采,食必梁肉。」
⑤<名>文章的詞藻。《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茍為炳炳烺烺,務采色,夸聲音。」
⑥<名>神態。李白《白馬篇》:「酒后競風采,三懷弄寶刀。」
⑦<名>術名。櫟木,又叫作柞樹。《五蠹》:「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名>古代卿大夫的封地。《禮記·禮運》:「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處:使……居住,安置。)
【采服】1.古九服之一。相傳古代京畿以外地區按遠近分為九等,叫九服。《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為王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2.彩色衣服。
【采納】采取吸收;選用。
【采擷】采摘;采集。王維《相思》:「愿君多采,此物最相思。」
【采薪之憂】疾病的婉辭。《孟子·公孫丑下》:「孟仲子對曰:『昔者有王命,有采,不能造朝。』」
【采摭】搜集拾取。
【采邑】卿大夫的封邑。《周禮·夏官·司勛》:「鄭司農云:不以美田為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