闇文言文意思
闇古文中的解釋和出處
①<動>蒙蔽;遮蓋。《水經注·江水》:「淵上橘柚蔽野,桑麻闇日。」
【又】埋沒;不行于時。《后漢書·班彪傳》:「由是《乘》《梼杌》之事遂闇,而《左氏》《國語》獨章。」
②<形>愚昧;糊涂。《后漢書·趙咨傳》:「況我鄙闇,不德不敏。」
【又】不知曉,不懂得。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不識人情,闇于機宜。」
③<動>閉門。《梁書·樂藹傳》:「方見藹闇閣讀書。」
④<形>通「暗」,比喻政治黑暗或社會動亂。
⑤通「黯」,深黑色。《齊民要術·雜說》:「深則年久色闇也。」
通「奄」,忽然。傅毅《舞賦》:「翼爾悠往,闇復輟已。」
通「諳」,熟悉。王讜《唐語林·政事下》:「軍鎮道里與騎卒之數,皆能闇計之。」
通「瘖」,閉口不說話。《榖梁傳·文公六年》:「上泄則下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