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言文意思
陳古文中的解釋和出處
①<名>古指臺階,及臺階下的地方。《馮諼客孟嘗君》:「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
②<動>陳列;擺列。《荊軻刺秦王》:「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醉翁亭記》:「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③<動>陳述;陳說。《荊軻剌秦王》:「恐懼不敢自陳。」
④<形>舊;舊的。《蘭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zhèn后作「陣」
①<名>交戰時的戰斗隊列。《史記·李將軍列傳》:「廣行無部伍行陳。」
②<動>列陣;布陣。《子魚論戰》:「既陳而后擊之。」
【陳陳相因】陳谷逐年堆積。司馬遷《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后用以比喻因襲老一套,沒有創新。楊萬里《眉山任公小丑集序》:「詩文孤峭而有風棱,雄健而有英骨,忠慨而有毅氣……非近世陳、累累隨行之作也」
【陳腐】1.陳舊腐敗。2.毫無新意,不合時尚的觀點、文章。
【陳跡】過去的事跡。
【陳情】訴說自己的情況或衷情。屈原《九章·惜往日》:「愿陳以白行兮,得罪過之不意。」
【陳言】1.陳述言詞。范曄《后漢書·伏皇后紀》:「議郎趙彥嘗為帝陳時策,曹操惡而殺之。」2.陳腐的空語。韓愈《答李翊書》:「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陳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