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頓文言文意思

頓古文中的解釋和出處

dùn
①<動>以頭叩地。《中山狼傳》:「因首杖下,俯伏聽命。」
②<動>用足跺地。《兵車行》:「牽衣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③<動>上下抖動使整齊。《琵琶行》:「沉吟放撥插弦中,整衣裳起斂容。」
④<動>停留;屯駐。《史記·李將軍列傳》:「就善水草舍。」
【又】<名>停宿的地方。《海瑞傳》:「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由是怨頗興。」
⑤<形>困頓;疲弊。《謀攻》:「故民不而利可金。」
⑥<副>馬上;立刻。《訓儉示康》:「家人習奢已久,不能儉,必致失所。」
⑦<形>通「鈍」,不鋒利。《墨子·辭過》:「兵革不,士兵不勞,足以征不服。」
⑧<動>舍棄。曹植《七啟》:「綱縱網。」
⑨<量>一次;一回。《范進中舉》:「被胡屠戶知道,又罵了一。」
⑩春秋時國名。故址在今河南項城縣。
zhūn
見「頓頓」。
dú冒(mò)頓,漢初匈奴族一個單于的名字。
【頓頓】zhūnzhūn誠懇的樣子。

與「頓」相關的詞語

與「頓」相關的成語

最近查詢的文言文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