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校書雨中自秘省見訪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不(唐·王起)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和李校書雨中自秘省見訪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不遇詩(唐·王起)
起頃任集賢校書,及升柏臺,又與秘閣相對。今直書殿有張學士,嘗忝同幕,而與秘書稍遠,故瞻望之詞多。
引用典故:雞黍 烏府 魚魯 潘錦 鐵冠
臺庭才子來款扉,典校初從天祿歸。
已慚陋巷回玉趾,仍聞細雨沾綵衣。
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憶昨謬官在烏府,喜君對門討魚魯。
直廬相望夜每闌,高閣遙臨月時吐。
昔聞三入承明廬,今來重入中①秘書。
校文復忝丞相屬,博物更與張侯居。
新冠峨峨不變鐵,舊泉脈脈猶在渠。
忽枉情人吐芳訊,臨風不羨潘錦舒。
憶見青天霞未卷,吟玩瑤華不知晚。
自憐豈是風引舟,如何漸與蓬山遠。
已慚陋巷回玉趾,仍聞細雨沾綵衣。
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憶昨謬官在烏府,喜君對門討魚魯。
直廬相望夜每闌,高閣遙臨月時吐。
昔聞三入承明廬,今來重入中①秘書。
校文復忝丞相屬,博物更與張侯居。
新冠峨峨不變鐵,舊泉脈脈猶在渠。
忽枉情人吐芳訊,臨風不羨潘錦舒。
憶見青天霞未卷,吟玩瑤華不知晚。
自憐豈是風引舟,如何漸與蓬山遠。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粘國門詩(元·無名氏)
- 粘壁告親友詩二首(明末清初·朱用純)
- 粘畫格作鹿廬體以伸意四首(清·陳式金)
- 粘蠔石(宋·方翥)
- 糶官粟有感(宋·張耒)
- 糶米行(宋·王十朋)
- 粟園歌遺王肖陽(明·張子翼)
- 粟塘雜詩二首(近現代·黃假我)
- 粟末水(當代·伯昏子)
- 粟熟二首(宋·呂南公)
- 粟珊弟得天臺赤藤杖歸獻伯父為作歌(清·朱錦琮)
- 粟隱(宋·釋居簡)
- 粵東感賦(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粵東感賦(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粵東詩與陳簡亭同賦(清·莫瞻菉)
- 粵中留別(清·李憲噩)
- 粵中看牡丹(明·馮珧)
- 粵中秋興,用放翁《石鏡山前》詩韻,示子喬(清·李憲噩)
- 粵中紀游 其二 謁孫中山故居(當代·陳忠平)
- 粵中許生善奏雙口琴一氣噓吸繁音競作亦奇技(近現代末當代初·劉逸生)
- 粵中送友人游龍州(清·李憲噩)
- 粵俗乞巧以六夕,戊午七月六日為陽歷八月十(清末近現代初·黃節)
- 粵俗(宋·謝景初)
- 粵南曲(明·顧璘)
- 粵臺山懷古四首(明·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