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繞城觀荷花,登峴山亭(宋·蘇軾)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繞城觀荷花,登峴山亭,晚入飛英寺,分韻得「月明星稀」四字(宋·蘇軾)
昨夜雨鳴渠,曉來風襲月。
蕭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
環城三十里,處處皆佳絕。
蒲蓮浩如海,時見舟一葉。
此間真避世,青蒻低白發。
相逢欲相問,已逐驚鷗沒。
蕭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
環城三十里,處處皆佳絕。
蒲蓮浩如海,時見舟一葉。
此間真避世,青蒻低白發。
相逢欲相問,已逐驚鷗沒。
其二(宋·蘇軾)
押庚韻
押庚韻
清風定何物,可愛不可名。
所至如君子,草木有嘉聲。
我行本無事,孤舟任斜橫。
中流自偃仰,適與風相迎。
與杯屬浩渺,樂此兩無情。
歸來兩溪間,云水夜自明。
所至如君子,草木有嘉聲。
我行本無事,孤舟任斜橫。
中流自偃仰,適與風相迎。
與杯屬浩渺,樂此兩無情。
歸來兩溪間,云水夜自明。
其三(宋·蘇軾)
押青韻
押青韻
苕水如漢水,鱗鱗鴨頭青。
吳興勝襄陽,萬瓦浮青冥。
我非羊叔子,愧此峴山亭。
悲傷意則同,歲月如流星。
從我兩王子,高鴻插修翎。
湛輩何足道,當以德自銘。
吳興勝襄陽,萬瓦浮青冥。
我非羊叔子,愧此峴山亭。
悲傷意則同,歲月如流星。
從我兩王子,高鴻插修翎。
湛輩何足道,當以德自銘。
其四(宋·蘇軾)
押微韻
押微韻
吏民憐我懶,斗訟日已稀。
能為無事飲,可作不夜歸。
復尋飛英游,盡此量寸暉。
撞鐘履聲集,顛倒云山衣。
我來無時節,杖屨自推扉。
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
能為無事飲,可作不夜歸。
復尋飛英游,盡此量寸暉。
撞鐘履聲集,顛倒云山衣。
我來無時節,杖屨自推扉。
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丁未二月十三日延和輪對(宋·喻良能)
- 丁未五月六日拉黃思元丈放舟韓江登三元塔絕(明·林熙春)
- 丁未京邸感念舊游有作(清·田榕)
- 丁未人日(元末明初·郭鈺)
- 丁未仲冬攜缽渡江喜過深翠山房巢民先生出小(清·法鑒)
- 丁未仲夏季弟海陵官舍家大人賞月作詩和韻(宋·孫應求)
- 丁未仲夏季弟海陵官舍家大人賞月作詩恭次元(宋·孫應符)
- 丁未仲夏海陵官舍家大人賞月作詩恭和元韻(宋·孫應時)
- 丁未仲夏賞月次雪齋韻(宋·司馬道)
- 丁未仲夏賞月(宋·孫介)
- 丁未仲春思鄉味會之樂簡寄董伯虎(宋·曾豐)
- 丁未元日與諸衲泛舟江上(明·釋函是)
- 丁未元日吟(明·湛若水)
- 丁未元日大慶殿拜表賀正(宋·楊萬里)
- 丁未元日(宋末元初·仇遠)
- 丁未元旦居樵立四不出關吟(明·湛若水)
- 丁未元旦(明·李英)
- 丁未八月十三夜枕上預留洪覺山方明谷(明·湛若水)
- 丁未六月七日考試漢教習試院作二首 其一(清·曾國藩)
- 丁未六月七日考試漢教習試院作二首(清·曾國藩)
- 丁未六月廿八夜作(元末明初·徐賁)
- 丁未冬初到家偶成(明·饒相)
- 丁未冬同陸昭中渡江泊秦淮稅亭之側癸丑三月(宋·趙鼎)
- 丁未冬至朝罷登白塔臺(明·鄧云霄)
- 丁未初度泊池陽自壽兼憶李安人(明·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