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儒釋道三教總贈程潔庵:儒理十五首 致知(元·李道純)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詠儒釋道三教總贈程潔庵:儒理十五首 致知格物(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押微韻
七言絕句 押微韻
物物包含太極微,存誠致敬便知機。
無聲無臭無蹤跡,體物昭然理莫違。
無聲無臭無蹤跡,體物昭然理莫違。
其二 正心誠意(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押東韻
七言絕句 押東韻
誠明靜定道之宗,動靜相因罔不同。
日用平常存一正,自然天理感而通。
日用平常存一正,自然天理感而通。
其三 人心惟危(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押支韻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可嘆世人太執迷,隨聲逐色轉傾危。
若能返理窮諸己,性定身安神自怡。
若能返理窮諸己,性定身安神自怡。
其四 道心惟微(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押東韻
七言絕句 押東韻
道在凡人日用中,顯仁藏用發神功。
無余無欠時時在,爭奈凡人眼自瞢。
無余無欠時時在,爭奈凡人眼自瞢。
其五 惟精惟一(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
天心體用妙玄機,舍妄從真便造微。
精義入神惟定一,功深力到達希夷。
精義入神惟定一,功深力到達希夷。
其六 允執厥中(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押庚韻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得造玄微篤力行,堂堂大道坦然平。
縱橫妙用中心定,危者安而微者明。
縱橫妙用中心定,危者安而微者明。
其七 窮理盡性(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押庚韻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存誠至要先窮理,窮理神功在盡誠。
誠極理窮天大本,性天發露大光明。
誠極理窮天大本,性天發露大光明。
其八 以致于命(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押真韻
七言絕句 押真韻
樂天知命真君子,盡理窮微大圣人。
只要厥中為大本,全明大本便通神。
只要厥中為大本,全明大本便通神。
其九 忠恕而已(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押真韻
七言絕句 押真韻
責人之心惟責己,恕己之心惟恕人。
忠恕兩全方達道,克終克始不違仁。
忠恕兩全方達道,克終克始不違仁。
其十 復見天心(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押灰韻
七言絕句 押灰韻
群陰剝盡一陽生,牢閉玄關莫妄開。
靜極極中觀一動,天心瑩徹悟元來。
靜極極中觀一動,天心瑩徹悟元來。
其一十一 知周萬物(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押支韻
七言絕句 押支韻
世間物物全天理,自是時人鮮克知。
原始返終全太極,窮神知化入無為。
原始返終全太極,窮神知化入無為。
其一十二 退藏于密(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押庚韻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先天太易理幽深,廣大精微妙莫評。
玩味探玄玄在己,洗心藏退極于誠。
玩味探玄玄在己,洗心藏退極于誠。
其一十三 常慎其獨(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押庚韻
七言絕句 押庚韻
觀之不見聽無聲,隱顯幽微常盡誠。
應用神機人莫測,堂堂天意自昭明。
應用神機人莫測,堂堂天意自昭明。
其一十四 一以貫之(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押先韻
七言絕句 押先韻
一物自有一太極,機緘造化體坤乾。
窮通一貫全天理,抱本還元合自然。
窮通一貫全天理,抱本還元合自然。
其一十五 復歸于無極(元·李道純)
七言絕句 押支韻
七言絕句 押支韻
無極極中全太極,太極形而分兩儀。
萬物三才皆備我,復元無極圣人基。
萬物三才皆備我,復元無極圣人基。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雜曲(南北朝·傅縡)
- 雜曲(南北朝·徐陵)
- 雜曲(唐·劉復)
- 雜曲(唐·李益)
- 雜曲(明·區大相)
- 雜曲(近現代·曾彥)
- 雜夢三絕句(明·王世貞)
- 雜歌呈鄭錫司空文明(唐·李端)
- 雜歌謠辭 中山孺子妾歌(唐·李白)
- 雜歌謠辭 臨江王節士歌(唐·李白)
- 雜歌謠辭 其一 古歌(唐·薛維翰)
- 雜歌謠辭 古歌二首 其一(唐·蔣維翰)
- 雜歌謠辭 古歌(唐·沈佺期)
- 雜歌謠辭 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唐·李賀)
- 雜歌謠辭 司馬將軍歌(唐·李白)
- 雜歌謠辭 吳楚歌詞(唐·張籍)
- 雜歌謠辭 大麥行(唐·杜甫)
- 雜歌謠辭 得體歌(唐·不詳)
- 雜歌謠辭 李夫人歌(唐·李商隱)
- 雜歌謠辭 李夫人歌(唐·鮑溶)
- 雜歌謠辭 李夫人詞(唐·張祜)
- 雜歌謠辭 李夫人(唐·李商隱)
- 雜歌謠辭 步虛詞二首 其一(唐·陳羽)
- 雜歌謠辭 步虛詞二首(唐·劉禹錫)
- 雜歌謠辭 步虛詞十九首 其一十三(唐·韋渠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