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詠史十二首(明·釋函是)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詠史十二首(明·釋函是)  
嬴秦溯顓頊,實肇諸大費。
治水錫皂游,貽爾大厥嗣。
勤周肆封爵,賜之岐西地。
陳寶得其雄,將無為秦始。
食馬三百人,豈直當世利。
種德被子孫,威加殄爾類。
隆功德所乘,德薄功難再。
并一古帝無,六王不足斃。
咸陽兵可銷,阿房復渡渭。
殺旁絕人知,坑儒塞巷議。
詩書竟何仇,揭竿豈文字。
皇帝傳萬年,山鬼知一歲。
陳勝奮臂呼,萬國諸侯至。
功成不務德,天命安可系。
   其二(明·釋函是)
天下自歸仁,乘敝易見澤。
長者人共推,況有西楚霸。
雄兵號百萬,瞋叱皆辟易。
背關殺義主,遂為帝王藉。
神龍排九霄,風云生羽翮。
一敗彭城東,折木揚沙石。
再出滎陽西,黃屋回劍戟。
殘暴人天厭,子惠一當百。
呂公識微賤,老嫗安足覈。
君子慎幽邈,小人懷顯謫。
邇可遠在茲,上帝日臨赫。
英雄各自為,委身矜一擲。
若無良與平,東西決晨夕。
鴻溝限天塹,龍蛇異窟宅。
五年起布衣,成敗爭毫發。
所信維穹蒼,穹蒼不可繹。
撫時崇明德,天心在咫尺。
   其三(明·釋函是)
天子起稼穡,賣谷布兵弩。
謹厚亦復為,子弟乃安堵。
美髯劉將軍,大敵猛如虎。
三千乘銳奔,百萬成塵土。
雷雨溢滍川,溺死安足數。
功成失伯兄,引過不敢語。
三輔喜東迎,漢官今復睹。
晨夜趣南轅,幾為傳吏虜。
兼行犯雪霜,惶惑不知所。
冰合滹沱河,乃有白衣父。
邯鄲拔其城,焚謗安行伍。
蕭王推赤心,銅馬獲真主。
短兵接高厈,突騎胡相距。
南郭千秋亭,正位順群佇。
大寶歸仁人,萬靈賴依怙。
撫我誰當仇,元吉自天祐。
   其四(明·釋函是)
  押支韻
天命邈難諶,仁暴恒相持。
漢室至桓靈,國祚亦孔衰。
既生劉豫州,又生操與丕。
挾主令天下,荀郭多從之。
維我與使君,英鑒誰當欺。
不可與爭鋒,臥龍猶守雌。
運會倘默定,鞅掌欲何為。
仁人之用心,盡瘁以死期。
連營七百里,嘗為此輩嗤。
孝直即不死,骨肉終難移。
丞相真天威,南人無所施。
魏延不可用,豈故從坦夷。
竟出五丈原,仲達安足窺。
有道未必昌,古今長嘆咨。
奸雄亦有成,圣哲能無疑。
曷求所從來,毋為昧當時。
   其五(明·釋函是)
治世恥言功,撥亂難為德。
周公安足類,國史從來直。
考古至隋終,掩卷長太息。
江都不可留,群盜勢孔亟。
神速趣關中,柴師會渭北。
賢謀揖軍日,一見如舊識。
驍雄攝英主,不疑懷敬德。
大業率由誰,而乃論嫡立。
功薄圖自固,嫌忌反成側。
人事上應天,秦分太白出。
騎虎竟何從,六月之四日。
諸子尚復有,哽咽終無及。
澤被在天下,萬世悲其質。
貧賤無傷心,崇高多險仄。
勿生帝王家,此語堪涕泣。
   其六(明·釋函是)
撿點作天子,天命不可違。
黃袍竟加身,人心奚所私。
慚負若之何,清夜終難欺。
試以詢仁后,處此宜胡為。
干戈將揖讓,遂古良有之。
百姓詎勿恤,殘虐當殲夷。
事類乖中情,君子之所非。
幼主豈獨夫,恩遇匪叢疑。
姬公茍莫恃,孺子誰與歸。
申菽其不芳,糞壤以充帷。
滄溟胡寧枯,昆崙胡為移。
荃蕙化為茅,久曠安足知。
趙氏一塊肉,三百以為期。
   其七(明·釋函是)
  押尤韻
微子竟何去,朝鮮聞鵓鳩。
箕子托佯狂,為人畫九疇。
比干諫而死,形骸以為仇。
孔圣稱三仁,芳躅傳千秋。
迂哉魯仲連,一身奚所求。
彊秦并六國,不知曾聞否。
刻石遍川岳,尋仙窮瀛洲。
古今多帝王,東海空悠悠。
更有田北平,除蕪鋤荒丘。
管寧終不仕,讀書到白頭。
   其八(明·釋函是)
君都而臣俞,千古瞻清夷。
天性不可易,相得寧無時。
昏庸棄忠良,芳潔蒙讒譏。
不可終如何,若命殆安之。
嗟爾楚屈平,憂心亦孔哀。
寵眷鮮克終,練要捐塵埃。
武關不還轅,余馬獨徘徊。
親知復弗諧,日暮誰為媒。
皇天安足問,云旗空委蛇。
終焉從彭咸,江中悲不悲。
憤惋匪骨肉,中情恒相隨。
形骸既勿恤,修名欲何為。
靈樞返宵夙,九曜爭光輝。
章黻曄且煌,舊鄉亦有犁。
寸心茍不忘,率土皆潢池。
日月有明晦,桀摯奚是非。
   其九(明·釋函是)
古稱鴟夷子,三徙有榮名。
仕越諫伐吳,會稽幾危傾。
反國共憂辱,二歲乃行成。
計然策十五,報吳卒以平。
橫行江淮東,諸侯誰與爭。
功成受上將,遺書投海濱。
致產數千萬,齊主聞其名。
相齊曾幾時,歸印辭鄉鄰。
閒行止于陶,貿易兼躬耕。
累貲復巨萬,中男行殺人。
千金不死市,褐器致莊生。
長男重棄財,竟以殞其身。
貴既不可久,富亦何足陳。
人生若朝露,不如賤與貧。
去彼復取此,終慚頭上巾。
   其十(明·釋函是)
天下馬上得,不可馬上治。
陸賈稱詩書,嘗為漢主詈。
新語十二篇,美言令人愛。
利弊中當時,亦復令人畏。
賢哲貴周身,憂國先防忌。
好畤可以家,多買腴田地。
家有五男子,橐中裝尚在。
從侍常十人,十日更相替。
極欲數擊鮮,千金足一醉。
來往公卿間,益增飲食費。
聲名藉漢廷,不知其所為。
祿產既伏誅,孝文新嗣位。
大勛歸將相,乃謂用其計。
世間恕醉人,或當有此事。
   其一十一(明·釋函是)
龍門曾詣闕,獻策弗能用。
教授河汾間,弟子從之眾。
累徵更不起,名藉一時哄。
風雨足以庇,薄田良堪種。
著書可自樂,談道與人共。
假使獻策時,大為隋文重。
伊呂豈終隱,楊元相伯仲。
雖有蠱上心,考槃不可頌。
奚似寧北海,山谷長讀誦。
語不及世間,邴王交磨礱。
秖畏彥方知,刑戮安足痛。
道路慚拾遺,遐邇返群訟。
所負吾不知,行藏有微中。
   其一十二(明·釋函是)
吾愛臧子源,慕義行哭秦。
時乖事弗諧,揮戈絕陳琳。
瞋目聲瑯瑯,投命畢君親。
陳容起坐側,激烈氣沖巾。
寧與臧生死,不同將軍生。
一日殺二士,坐客淚涔涔。
吾愛孔文舉,正氣淩星辰。
鴻名喿海內,蘭艾難為林。
撫尸詣京兆,哀惻愿相徇。
吾愛唐魏徵,努力為良臣。
恥君非堯舜,切諫終其身。
吾愛狄梁公,北斗南一人。
不欲知譖名,俛仰滌素襟。
亂政弗逆指,志在歸廬陵。
脯醢暫適口,供疾維術參。
從容將忠款,卒以返唐庭。
吾愛武攸緒,棄官隱嵩岑。
盛夏居石室,冬巢茅菽深。
釋服買良田,混俗同耦耕。
中宗召問道,再拜還崚嶒。
丈夫遇不齊,所貴在寸心。
寵辱酬當時,明昧亙中情。
屋漏訟秋毫,豈以謀身名。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