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唐·戎昱)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詠史(唐·戎昱)
五言律詩 押真韻
五言律詩 押真韻
題注:一作和蕃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①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①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評注
《云溪友議》:
憲宗皇帝朝,以北狄頻侵邊境,大臣奏議:古者和親之有五利,而日無千金之費。上曰:「比聞有一卿能為詩,而姓氏稍僻,是誰?」……(侍臣答是戎昱)上悅曰:「朕又記得《詠史》一篇,此人若在,便與朗州刺史。武陵桃源,足稱詩人之興詠。」圣旨如此稠疊,士林之榮也。其《詠史》詩云:「漢家青史內,計拙是和親……」。上笑曰:「魏絳之功,何其懦也!」大臣公卿遂息和戎之論矣。
《詩鏡總論》:敘事議論,絕非詩家所需,以敘事則傷體,議論則費詞也。然總貴不煩而至,如《棠棣》不廢議論,《公劉》不無敘事,如后人以文體行之,則非也。戎昱「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過因讒后重,恩合死前酬」,此亦議論之佳者矣。
《唐詩近體》:議論正而不迂,錘煉工而不滯。
《瀛奎律髓匯評》:馮班:名篇。亦是議論耳,氣味自然不同。意氣激昂,不專作板論,所以為唐人。查慎行:與崔涂《過昭君故宅》寄慨略同。五、六太淺。紀昀:太直太盡,殊乘一唱三嘆之旨。
《小清華園詩談》:賢愚不分,不足以論人;是非不辨,不足以論事;取舍不明,木足以御事變而服人心。是故太沖《詠史》,其是非頗不乖人心所同然;嗣宗《詠懷》,其予奪幾可繼《春秋》之筆削。他如陶題甲子,見受禪之非宜;謝過廬陵,雪沉冤于既死。此后唯杜工部……等作,讀之可見其經濟之實學,筆削之微權焉。他如「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數詩亦其后勁者矣。
《唐詩鑒賞辭典》:中唐詩人戎昱這首《詠史》,題又作《和蕃》,最早見于晚唐范攄的筆記小說《云溪友議》「和戎諷」條。據說,唐憲宗召集大臣廷議邊塞政策,大臣們多持和親之論。于是唐憲宗背誦了戎昱這首《詠史》,并說:「此人若在,便與朗州刺史。」還笑著說:「魏絳(春秋時晉國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們領會圣意,就不再提和親了。這則軼聞美談,足以說明這首詩的流傳,主要由于它的議論尖銳,諷刺辛辣。
這是一首借古諷今的政治諷刺詩。唐代從安史亂后。朝政紊亂,國力削弱,藩鎮割據,邊患十分嚴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邊境各族人民備罹禍害。所以詩人對朝廷執行屈辱的和親政策,視為國恥,痛心疾首。這首諷喻詩,寫得激憤痛切,直截了當,一針見血。
在中唐,詠漢諷唐這類以古諷今手法已屬習見,點明「漢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聯是開門見山,直截說和親乃是有唐歷史上最為拙劣的政策。實際上是把國家的安危托付給婦女。三聯更鞭辟入里,透徹揭露和親的實質就是妄圖將女色乞取國家的安全。詩人憤激地用一個「豈」字,把和親的荒謬和可恥,暴露無遺。然而是誰制訂執行這種政策?這種人難道算得輔佐皇帝的忠臣嗎?末聯即以這樣斬釘截鐵的嚴峻責問結束。詩人以歷史的名義提出責問,使詩意更為嚴峻深廣,更加發人思索。此詩無情揭露和親政策,憤激指責朝廷執政,而主旨卻在諷諭皇帝作出英明決策和任用賢臣。從這個角度看,這首詩雖然尖銳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筆,為皇帝留點面子。
對于歷史上和親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體分析,詩人極力反對的是以屈辱的和親條件以圖茍安于一時。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一聯,擊中了時政的要害,遂成為時人傳誦的名句。
(倪其心)
這是一首借古諷今的政治諷刺詩。唐代從安史亂后。朝政紊亂,國力削弱,藩鎮割據,邊患十分嚴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邊境各族人民備罹禍害。所以詩人對朝廷執行屈辱的和親政策,視為國恥,痛心疾首。這首諷喻詩,寫得激憤痛切,直截了當,一針見血。
在中唐,詠漢諷唐這類以古諷今手法已屬習見,點明「漢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聯是開門見山,直截說和親乃是有唐歷史上最為拙劣的政策。實際上是把國家的安危托付給婦女。三聯更鞭辟入里,透徹揭露和親的實質就是妄圖將女色乞取國家的安全。詩人憤激地用一個「豈」字,把和親的荒謬和可恥,暴露無遺。然而是誰制訂執行這種政策?這種人難道算得輔佐皇帝的忠臣嗎?末聯即以這樣斬釘截鐵的嚴峻責問結束。詩人以歷史的名義提出責問,使詩意更為嚴峻深廣,更加發人思索。此詩無情揭露和親政策,憤激指責朝廷執政,而主旨卻在諷諭皇帝作出英明決策和任用賢臣。從這個角度看,這首詩雖然尖銳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筆,為皇帝留點面子。
對于歷史上和親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體分析,詩人極力反對的是以屈辱的和親條件以圖茍安于一時。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一聯,擊中了時政的要害,遂成為時人傳誦的名句。
(倪其心)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題蕨(明·胡奎)
- 題蘄倅煙霏亭(宋·王質)
- 題蘊忠上人歙硯(宋·強至)
- 題蕺山僧竹閣(宋·周弼)
- 題蕺山題扇圖(元·李元圭)
- 題蕺山題扇圖(元·熊夢祥)
- 題薄澗寺(明末清初·王鳴雷)
- 題薛九蟾仙(明·程敏政)
- 題薛克恭金陵竹西堂(明·劉崧)
- 題薛公肅西湖問梅圖二首(宋·王質)
- 題薛公肅問梅圖(宋·李石)
- 題薛蘭英、蕙英《蘇臺竹枝詞》(元末明初·楊維楨)
- 題薛判官秋溪煙竹(宋·張舜民)
- 題薛姬畫芭蕉(明·徐熥)
- 題薛孝穆小影(明末清初·陳恭尹)
- 題薛孟式滄灣漁舍(明·王紳)
- 題薛少府莊(唐·李洞)
- 題薛希琎耕樂卷(明·薛瑄)
- 題薛希誼傲窗(宋·周孚)
- 題薛教授靖軒(宋·豐有俊)
- 題薛昌之所居(唐·溫庭筠)
- 題薛晦叔小像(明·徐熥)
- 題薛景石瓜廬(宋·徐照)
- 題薛景石瓜廬(宋·徐璣)
- 題薛氏別業(清·徐庭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