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荊軻(唐·柳宗元)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詠荊軻(唐·柳宗元)
引用典故:長虹吐日 桓公事
燕秦不兩立,太子已為虞。
千金奉短計,匕首荊卿趨。
窮年徇所欲,兵勢且見屠。
微言激幽憤,怒目辭燕都。
朔風動易水,揮爵前長驅。
函首致宿怨,獻田開版圖。
炯然耀(一作曜)電光,掌握罔正(一作匹)夫。
造端何其銳,臨事竟趦趄。
長虹吐白日,倉卒反受誅。
按劍赫憑怒,風雷助號呼。
慈父斷子首,狂走無容軀。
夷城芟七族,臺觀皆焚污。
始期憂患弭,卒動災禍樞。
秦皇本詐力,事與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實謂勇且愚。
世傳故多謬,太史徵無且。
千金奉短計,匕首荊卿趨。
窮年徇所欲,兵勢且見屠。
微言激幽憤,怒目辭燕都。
朔風動易水,揮爵前長驅。
函首致宿怨,獻田開版圖。
炯然耀(一作曜)電光,掌握罔正(一作匹)夫。
造端何其銳,臨事竟趦趄。
長虹吐白日,倉卒反受誅。
按劍赫憑怒,風雷助號呼。
慈父斷子首,狂走無容軀。
夷城芟七族,臺觀皆焚污。
始期憂患弭,卒動災禍樞。
秦皇本詐力,事與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實謂勇且愚。
世傳故多謬,太史徵無且。
評注
《后村詩話》:
詠荊軻者多矣,此篇「勇且愚」之評,與淵明「惜哉劍術疏」之語同一意脈。陶、柳詩率含蓄不盡。
《唐詩品匯》:劉云:結得此事較有體。太史公曰:世言荊軻傷秦王,非也。始,公孫季功,董生與夏尤且游,具知其事,為余道之如是。
《詩源辨體》:至如《荊軻》結語云「世傳故多謬,太史征無且」,即《桐葉封弟辯》云「或曰封唐,史佚成之」之意,何語較元和終則溫潤耳,故不入大變也。
《義門讀書記》:用事變換(「長虹」句下)。「秦皇本詐力」以下,又即荊軻必欲生劫之以報太子之意,與上「臨事競趑趄」一層反覆呼應,言所患不在無勇,而反失太子「燕秦不兩立」之本謀,則短于計而失諸愚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贈太史李石鹿奉詔省覲(明·黃廷用)
- 贈太史裴內山冊封省覲(明·黃廷用)
- 贈太史陳平岡假歸(明·黃廷用)
- 贈太和曾機宜(宋·徐鹿卿)
- 贈太子太保晁文公挽詞二首(宋·宋庠)
- 贈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詞二首(宋·司馬光)
- 贈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詞二首(宋·王圭)
- 贈太子太傅王尚書挽詞二首(宋·梅堯臣)
- 贈太子少師元章簡公挽詞(宋·王圭)
- 贈太學諸生(明·林光)
- 贈太守林侯(明·吳與弼)
- 贈太守林子中待制(宋·釋道潛)
- 贈太守黃公(明·陳獻章)
- 贈太宰羅公歸省(明·嚴嵩)
- 贈太尉司馬虞顯機詩(魏晉·傅咸)
- 贈太尉呂惠穆公挽詞(宋·王圭)
- 贈太尉鄭文肅公挽詞二首(宋·王圭)
- 贈太師中書令王公挽辭二首 其一(宋·蘇頌)
- 贈太師中書令王公挽辭二首 其二(宋·蘇頌)
- 贈太師中書令魯國曾宣靖公挽詞二首(宋·王圭)
- 贈太常張丞山水圖十三首(明·李昌祺)
- 贈太常王建藤杖筍鞋(唐·張籍)
- 贈太平馬學博 其二(清·趙湛)
- 贈太平馬學博(清·趙湛)
- 贈太清盧道士(唐·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