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鵝(唐·駱賓王)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詠鵝(七歲時作)(唐·駱賓王)
押歌韻
押歌韻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評注
《補唐書駱侍御傳》:
賓王生七歲,能詩。嘗嬉戲池上,客指鵝群令賦焉,應聲曰:「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客嘆詫,呼神童。
以下資料來源未詳:這首詩歌相傳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少年時期的作品,給我們展示了一幅鵝兒戲水圖,有形象,有聲音,有色彩,有動態,如在眼前,給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學習這首詩歌,可以依循鵝的形象→聲音→色彩→動態的思路來理解:
形象生動
詩歌一開始就以「鵝,鵝,鵝」的連續反復,突出了描寫對象。鵝在禽類當中,體大身健,尤其是長長的頸項更是別具特色,所以詩人抓住特征,突出了鵝的「曲項」--鵝的頸項長長的,本來并不彎曲,因為它要唱歌,這才彎曲著頸項,使得形象更加生動可愛了。
聲音嘹亮
如上所述,鵝兒彎曲起長長的頸項,大概憋足了內勁吧,突然爆發出來--「向天歌」,向著高高的天空鳴叫,唱的什么「歌」只有鵝兒自己知道,但這鳴聲激越嘹亮,發散四方,使我們如同直接聽到,而且仿佛回蕩在耳際,經久不歇……
色彩分明
色彩分明,美麗和諧,是這首詩的重要特色。「白毛」和「綠水」映襯分明,「紅掌」和「清波」相映盡致,鵝兒的白毛使綠水更綠,而一潭綠水又使白毛更白;同樣,鵝兒的紅掌與綠水的清波互相映現,多么美妙。如果誦讀詩篇,體味色彩,你就會感到「白毛」、「綠水」、「紅掌」、「清波」不僅色彩分明,而且和諧統一,讓人覺得很美很美呢。
動態逼真
這首詩歌固然把鵝兒的形態描繪得非常生動,而形態與動態又緊密關聯,「曲項」是在繪形,何嘗不是寫動?鵝兒長長的頸項彎曲起來了,為的是爆發出嘹亮的鳴聲。尤其是下面的「浮」和「撥」兩個動詞,更是寫足了鵝兒的動態了--綠水悠悠,鵝兒浮游其中,多么自由自在啊!鵝兒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悠悠綠水,激蕩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軀體不斷前行,又多么快樂!「浮」含游,「撥」含行,二者連成一體,再加上「向天歌」,簡直逼真如畫了。
誦讀這首詩歌,我們不難從中體味到童趣。在兒童眼里,鵝鴨嬉戲,貓狗相斗,乃至螞蟻搭橋等等,無不充滿情趣,妙在詩人仔細觀察,化為生動的藝術形象,以詩的語言畫出「鵝兒戲水圖」,因而更加富有感染力了。
學習這首詩歌,可以依循鵝的形象→聲音→色彩→動態的思路來理解:
形象生動
詩歌一開始就以「鵝,鵝,鵝」的連續反復,突出了描寫對象。鵝在禽類當中,體大身健,尤其是長長的頸項更是別具特色,所以詩人抓住特征,突出了鵝的「曲項」--鵝的頸項長長的,本來并不彎曲,因為它要唱歌,這才彎曲著頸項,使得形象更加生動可愛了。
聲音嘹亮
如上所述,鵝兒彎曲起長長的頸項,大概憋足了內勁吧,突然爆發出來--「向天歌」,向著高高的天空鳴叫,唱的什么「歌」只有鵝兒自己知道,但這鳴聲激越嘹亮,發散四方,使我們如同直接聽到,而且仿佛回蕩在耳際,經久不歇……
色彩分明
色彩分明,美麗和諧,是這首詩的重要特色。「白毛」和「綠水」映襯分明,「紅掌」和「清波」相映盡致,鵝兒的白毛使綠水更綠,而一潭綠水又使白毛更白;同樣,鵝兒的紅掌與綠水的清波互相映現,多么美妙。如果誦讀詩篇,體味色彩,你就會感到「白毛」、「綠水」、「紅掌」、「清波」不僅色彩分明,而且和諧統一,讓人覺得很美很美呢。
動態逼真
這首詩歌固然把鵝兒的形態描繪得非常生動,而形態與動態又緊密關聯,「曲項」是在繪形,何嘗不是寫動?鵝兒長長的頸項彎曲起來了,為的是爆發出嘹亮的鳴聲。尤其是下面的「浮」和「撥」兩個動詞,更是寫足了鵝兒的動態了--綠水悠悠,鵝兒浮游其中,多么自由自在啊!鵝兒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悠悠綠水,激蕩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軀體不斷前行,又多么快樂!「浮」含游,「撥」含行,二者連成一體,再加上「向天歌」,簡直逼真如畫了。
誦讀這首詩歌,我們不難從中體味到童趣。在兒童眼里,鵝鴨嬉戲,貓狗相斗,乃至螞蟻搭橋等等,無不充滿情趣,妙在詩人仔細觀察,化為生動的藝術形象,以詩的語言畫出「鵝兒戲水圖」,因而更加富有感染力了。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秋興,三疊前韻(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秋興,再疊前韻(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秋興,再疊前韻(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秋興,再疊前韻(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秋興,再疊前韻(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秋興,四疊前韻(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秋興,四疊前韻(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秋興,四疊前韻(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秋興,四疊前韻(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秋興,用草堂韻(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秋興,用草堂韻(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秋興,用草堂韻(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秋興,用草堂韻(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秋典(宋·楊萬里)
- 秋冬之交雜賦六首(宋·陸游)
- 秋冬之交雷電大作(元末明初·葉颙)
- 秋冬之間鄂渚絕市無蟹今日偶得數枚吐沫相濡(宋·黃庭堅)
- 秋冬小畫(明·曹義)
- 秋冬思家(宋·許景衡)
- 秋冬造田(近現代·吳中偉)
- 秋況(明·龔詡)
- 秋冷一首(宋·蘇籀)
- 秋涼和逸老(當代·陳永正)
- 秋涼懷歸三首(宋·董嗣杲)
- 秋涼晚步(宋·楊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