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三首(宋·吳潛)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喜雨三首(宋·吳潛)
七言律詩 押陽韻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古佛爐前一炷香,神龍夭矯掛空蒼。
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終夕涼。
不待白渠紛畚鍤,俄驚赤鹵屹倉箱。
自慚太守無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終夕涼。
不待白渠紛畚鍤,俄驚赤鹵屹倉箱。
自慚太守無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其二(宋·吳潛)
七言律詩 押侵韻
七言律詩 押侵韻
西抹東涂老不禁,芙蓉洲畔更浮沈。
數莖半黑半絲發,一寸憂晴憂雨心。
烏馓且欣將淅玉,紅蓮何翅已抽簪。
小臣獻谷秋嘗了,深密山林可訪尋。
數莖半黑半絲發,一寸憂晴憂雨心。
烏馓且欣將淅玉,紅蓮何翅已抽簪。
小臣獻谷秋嘗了,深密山林可訪尋。
其三(宋·吳潛)
七言律詩 押侵韻
七言律詩 押侵韻
晚上危樓望碧岑,云煙開闔弄晴陰。
見前鷗鷺移心法,何處鴟梟過耳音。
好雨十分催暑駕,涼風一宿動秋砧。
誰憐老子思鄉淚,滴向鄞江未是深。
見前鷗鷺移心法,何處鴟梟過耳音。
好雨十分催暑駕,涼風一宿動秋砧。
誰憐老子思鄉淚,滴向鄞江未是深。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和韻(明·王伯稠)
- 和韻(明·程敏政)
- 和韻(明·程通)
- 和韻(明·霍與瑕)
- 和韻(明·黃公輔)
- 和韻(明·黃淮)
- 和韻(清·徐莘田)
- 和韶州許使君令子送別之韻(宋·戴復古)
- 和頂山前韻(宋·孫應時)
- 和項元師見遺柳書(宋·孔平仲)
- 和項公立秋韻(明·程通)
- 和項公韻(明·程通)
- 和項公韻(明·程通)
- 和項公韻(明·程通)
- 和項公韻(明·程通)
- 和項帥交帥印招十二邑令韻(宋·陳元晉)
- 和項平父送別(宋·孫應時)
- 和項廣文喜雨(宋·王炎)
- 和項斯游頭陀寺上方(唐·歐陽袞)
- 和項王歌(漢·虞姬)
- 和頑道見寄(清末民國初·曹家達)
- 和顧東橋憲長游天界寺之作(明·嚴嵩)
- 和顧東白囧卿歸田倡和集原韻(明·郭諫臣)
- 和顧中丞出息東郊田舍二首(明·嚴嵩)
- 和顧仲庸韻兼謝送米(元·成廷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