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四月九日與弟秉之進之過通安橋顧氏因偕玄敬(明·王鏊)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四月九日與弟秉之進之過通安橋顧氏因偕玄敬登陽山絕頂次日過虎山橋七寶泉至靈巖山而還得詩三首(明·王鏊)  
陽山高哉幾千丈,箭缺遙瞻在天上。
一朝置我箭缺傍,坐覺諸山皆退讓。
太湖汀瀅平于杯,夫椒包山近相并。
山腰鳥道何盤盤,十步九折行且嘆。
昌黎正逢衡岳霽,太白休歌蜀道難。
夫差悔悟苦不早,公孫白骨纏荒草。
子胥伯嚭兩丘墟,天地茫茫人易老。
劃然長嘯來悲風,一杯敬酬浮丘公。
何時借我綠玉杖,從此拄過扶桑東。
詩成西日下山去,回視山椒但煙霧。
四月九日與弟秉之進之過通安橋顧氏因偕玄敬登陽山絕頂次日過虎山橋七寶泉至靈巖山而還得詩三首 其三 七寶泉(明·王鏊)
嵌巖滴玲瓏,七寶甃完月。
幽亭泉上頭,暗道曲通穴。
剖竹走長蛇,晝夜鳴潏潏。
煎無三昧手,渴有七盌啜。
寒能醒心神,澄可鑒毛發。
桑苧行不到,品第誰為別。
埋沒向空山,惻此行道暍。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