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滌洞(宋·槻伯圜)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大滌洞(宋·槻伯圜)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七言律詩 押支韻
洞霄問路覓青梯,尚恐巖阿有勒移。
暫許尋山留信宿,何由稅駕息驅馳。
七仙不死今仍在,五洞交扃昔所知。
信有靈丹藏箬下,刀圭分乞豈無時。
暫許尋山留信宿,何由稅駕息驅馳。
七仙不死今仍在,五洞交扃昔所知。
信有靈丹藏箬下,刀圭分乞豈無時。
其二(宋·槻伯圜)
七言律詩 押文韻
七言律詩 押文韻
飛餉江淮脫此身,聊尋九鎖浣兵氛。
笑呼天柱峰前月,共踏棲真洞里云。
陰谷神泉霜后王,陽坡靈草雨馀薰。
十年洗髓除凡骨,儻契仙翁邁與文。
笑呼天柱峰前月,共踏棲真洞里云。
陰谷神泉霜后王,陽坡靈草雨馀薰。
十年洗髓除凡骨,儻契仙翁邁與文。
其三(宋·槻伯圜)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七言律詩 押支韻
馀杭曉旆籋飛梯,大滌松陰午未移。
群從追隨巾屨集,眾真參會佩環馳。
白鴉翻舞仙如在,黃鶴迎來圣得知。
老□□□□□□,□□□□□□□。
群從追隨巾屨集,眾真參會佩環馳。
白鴉翻舞仙如在,黃鶴迎來圣得知。
老□□□□□□,□□□□□□□。
其四(宋·槻伯圜)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七言律詩 押支韻
□□□□□□□,□□□□□□□。
□□□□□□□,捲壑飛泉日夜馳。
龍蛻洞深神所蟄,鳳鳴巖隱世誰知。
坡仙一去無消息,相見清游彼一時①。
□□□□□□□,捲壑飛泉日夜馳。
龍蛻洞深神所蟄,鳳鳴巖隱世誰知。
坡仙一去無消息,相見清游彼一時①。
其五(宋·槻伯圜)
七言律詩 押文韻
七言律詩 押文韻
快上籃輿曉色分,松風滿袂滌埃氛。
三竿未放高峰日,一笑先開洞府云。
憶昔曾留天帝坐,至今猶帶御爐薰。
莫教俗駕來相尾,只恐詒譏晉郭文。
三竿未放高峰日,一笑先開洞府云。
憶昔曾留天帝坐,至今猶帶御爐薰。
莫教俗駕來相尾,只恐詒譏晉郭文。
其六(宋·槻伯圜)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人間安得倚天梯,欲訪真源志不移。
大滌乃今追勝跡,清都何待更神馳。
已逃蕭斧杉難老,不逐秦鞭石有知。
尚覺林泉佳氣王,難忘羽衛幸臨時。
大滌乃今追勝跡,清都何待更神馳。
已逃蕭斧杉難老,不逐秦鞭石有知。
尚覺林泉佳氣王,難忘羽衛幸臨時。
其七(宋·槻伯圜)
七言律詩 押文韻
七言律詩 押文韻
松筠玉立見長身,瓊館沉沉遠楚氛。
裂石看傾三峽雪,解衣同試一甌云。
朮畦曉露初收藥,蘭徑秋風靜吐薰。
為拂蒼崖題歲月,重來應復感斯文①。
裂石看傾三峽雪,解衣同試一甌云。
朮畦曉露初收藥,蘭徑秋風靜吐薰。
為拂蒼崖題歲月,重來應復感斯文①。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渡黃河(明·陳璉)
- 渡黃河(明·顧大典)
- 渡黃河(清·帥遠燡)
- 渡黃河(清·張鵬翮)
- 渡黃河(清·李憲噩)
- 渡黃河(清·查慎行)
- 渡黃河(清·毛際可)
- 渡黃河(清·白衣保)
- 渡黃河(清·程步云)
- 渡黃河(清·金朝覲)
- 渡黃河(清·鐘啟韶)
- 渡黃河(近現代·連橫)
- 渡黃浦至平湖(清·秦瀛)
- 渡黑水溝(清·郁永河)
- 渡黑水洋(元末明初·戴良)
- 渡黑水洋(元末明初·戴良)
- 渡黑龍江時連雨水漲竟日乃濟(明·楊慎)
- 渡黑龍洋 (清·狄曼農)
- 渡龍岡河(清·傅維鱗)
- 渡龍驤水磨蒼精劍(明·陳鳴陽)
- 渤海賓貢高元固先輩閩中相訪云本國人寫得夤(唐·徐夤)
- 渤海舟中(近現代·胡雪抱)
- 渥洼馬歌(明·張寧)
- 溫上人自廬山見過(宋·釋德洪)
- 溫其示梅詩用韻為謝兼簡士特(宋·李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