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橋望春(唐·雍陶)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天津橋望春(唐·雍陶)
七言絕句 押麻韻
七言絕句 押麻韻
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花。
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花。
評注
《批點唐詩正聲》:
有思致,有風韻。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陸士鈨曰:麗語;興感自倍。
《刪訂唐詩解》:吳昌淇曰:簡州多巧思,宜其自喜。
《而庵說唐詩》:唐以洛陽為東京,全盛之時,數嘗游幸。至是閹宦用事,天子不能復游,宮殿空閉。此詩單寫寂寥景觀。天津橋下,春水如前,映紅霞如前,煙中楊柳如前,風中游絲如前,獨是不見天子之翠輦。金殿久閉,上陽宮中花,鶯時銜出,望去能無感傷哉!上陽宮,在洛城外。
《網師園唐詩箋》:凄然(末二句下)。
《唐詩近體》:含情無限(末句下)。
《歷代詩法》:岑寂不忍見。
《詩境淺說續編》:極寫津橋煙景之美,益見故宮荒寂之悲。宮花無主,付與流鶯,句殊凄側。
《唐詩鑒賞辭典》:唐代的東都洛陽,是僅次于京都長安的大城市。它前當伊闕,后據邙山,洛水穿城而過,有「天漢之象」。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橋即據此而得名。天津橋一帶,高樓四起,垂柳成陰,景色宜人。唐朝帝王為了享樂,皆頻幸東都。高宗一生先后到洛陽七次。上元年間,他下令于天津橋北,跨洛水興建上陽宮,雕甍繡闥,金碧輝煌。武則天更改東都為神都。終其一朝,除回長安住過兩年外,均在此度過。她營造明堂,擴建宮苑,將上陽宮修葺得更加豪華富麗,作為自己的寢宮。開元年間,玄宗也曾五次來洛陽,每次至少住一年左右,可以說,洛陽城繁華熱鬧之際,正是唐帝國全盛之時。安史之亂,洛陽兩遭兵燹,破壞嚴重,而唐朝也自此一蹶不振。天寶以后,帝王不復東幸,舊日宮苑,遂日漸荒廢了。所以,洛陽城的興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的盛衰。
雍陶生活在晚唐。此時,唐王朝國勢日衰,社會危機日益嚴重。詩人來到天津橋畔,目睹宮闕殘破的景象,撫今思昔,不無盛衰興亡之感,于是,揮筆寫下了這首七絕。
天津橋下,春水溶溶,絢爛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橋畔,翠柳如煙,枝枝柔條斜拂水面,縷縷游絲隨風飄揚。這自然界的美好春光,不減當年,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舊,人事已非。透過茂密的樹叢向北望去,盡管昔日高大威嚴的宮殿至今猶存,可是,那千官扈從、群臣迎駕的盛大場面,已不能再見到了。宮殿重門緊閉,畫棟雕梁也失去了燦爛的色澤。當年曾經是日夜歡歌的上陽宮,而今一片寂寥,只有宮鶯銜著一片殘花飛出墻垣。面對著這番情景,詩人怎能不心潮起伏,感慨萬千!
這首詩通篇寫景,不言史事,不發議論,靜觀默察,態度似乎很悠然。然而,正是在這種看似冷靜的描寫中,蘊藏著作者吊古傷今的沉郁的感情。詩的一、二兩句,作者先繪出一幅津橋春日圖,明媚綺麗,引人入勝;三、四句轉寫金殿閉鎖、宮苑寂寥,前后映襯,對照鮮明。人們從這種強烈的對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歲歲重來,而大唐帝國的盛世卻一去不復返了。這正是以樂景寫哀,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較之直抒胸臆,具有更強烈的藝術效果。全詩處處切合一「望」字。「金殿閉」是詩人「望」中所見,但苑內的荒涼之狀,畢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宮鶯不堪寂寞,飛出墻外尋覓春光,從側面烘托出上陽宮里凄涼冷落的景象。這一細節,是詩人「望」中所見,因而落筆極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達了作者難以訴說的深沉感慨,含而不露,淡而有韻,堪稱全詩最精彩的一筆。
(徐定祥)
雍陶生活在晚唐。此時,唐王朝國勢日衰,社會危機日益嚴重。詩人來到天津橋畔,目睹宮闕殘破的景象,撫今思昔,不無盛衰興亡之感,于是,揮筆寫下了這首七絕。
天津橋下,春水溶溶,絢爛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橋畔,翠柳如煙,枝枝柔條斜拂水面,縷縷游絲隨風飄揚。這自然界的美好春光,不減當年,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舊,人事已非。透過茂密的樹叢向北望去,盡管昔日高大威嚴的宮殿至今猶存,可是,那千官扈從、群臣迎駕的盛大場面,已不能再見到了。宮殿重門緊閉,畫棟雕梁也失去了燦爛的色澤。當年曾經是日夜歡歌的上陽宮,而今一片寂寥,只有宮鶯銜著一片殘花飛出墻垣。面對著這番情景,詩人怎能不心潮起伏,感慨萬千!
這首詩通篇寫景,不言史事,不發議論,靜觀默察,態度似乎很悠然。然而,正是在這種看似冷靜的描寫中,蘊藏著作者吊古傷今的沉郁的感情。詩的一、二兩句,作者先繪出一幅津橋春日圖,明媚綺麗,引人入勝;三、四句轉寫金殿閉鎖、宮苑寂寥,前后映襯,對照鮮明。人們從這種強烈的對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歲歲重來,而大唐帝國的盛世卻一去不復返了。這正是以樂景寫哀,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較之直抒胸臆,具有更強烈的藝術效果。全詩處處切合一「望」字。「金殿閉」是詩人「望」中所見,但苑內的荒涼之狀,畢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宮鶯不堪寂寞,飛出墻外尋覓春光,從側面烘托出上陽宮里凄涼冷落的景象。這一細節,是詩人「望」中所見,因而落筆極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達了作者難以訴說的深沉感慨,含而不露,淡而有韻,堪稱全詩最精彩的一筆。
(徐定祥)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癖嗜(近現代·啟功)
- 癖性(宋·釋文珦)
- 癖性(明·張嗣綱)
- 癖(宋·武衍)
- 癩可贊(宋·釋德洪)
- 癸丑《一九七三》 懷思癸丑初春,客自滇至(近現代·吳壽彭)
- 癸丑七夕會北第(宋·韓琦)
- 癸丑七夕(宋·陸游)
- 癸丑七月二十七夜夢游華岳廟二首(宋·陸游)
- 癸丑七月八日賤生七十有二初度日舉高年會約(明·王弘誨)
- 癸丑七月十九日以老病分任諸子以家務因為詩(宋·李呂)
- 癸丑七月畿輔淫雨十日順天天津保定河間正定(清·張之洞)
- 癸丑三月任命龍溪縣知事,視事日偶成(清末民國初·許南英)
- 癸丑三月十三日劉生玘邀為陳山之游以事不果(明·林光)
- 癸丑三月十日自涌泉寺過吳文叟山居臨溪觀魚(宋·胡世將)
- 癸丑三月得去年七月所寄家書(元·尹廷高)
- 癸丑三月晦,徐花農前輩招飲崇效寺餞春(近現代·袁嘉谷)
- 癸丑上元三夕皆大雨雪(宋·陸游)
- 癸丑上元游赤壁作(清·宋琬)
- 癸丑上巳前同潘幼南、邵息庵、龐聱、俞君實(清末民國初·方仁淵)
- 癸丑上巳梁任公褉集萬生園,分韻流觴曲水四(清·嚴復)
- 癸丑中秋與鈞明訪思渝北城根(當代·陳永正)
- 癸丑九日次江城南見寄韻(元·許恕)
- 癸丑九日重登翠屏山(明·鄧雅)
- 癸丑九月苦雨和宋飲冰韻(宋·劉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