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仙宮七詠 太和(明·黎民表)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太岳仙宮七詠 太和(明·黎民表)
七言律詩
七言律詩
山勢盤盤壓厚坤,宸居奕奕位大門。
龍蟠近接三秦勝,鰲負遙連五岳尊。
丹磴參差懸鐵鎖,玉京璀璨涌金輪。
乘麟散發游何處,直以升平報紫元。
龍蟠近接三秦勝,鰲負遙連五岳尊。
丹磴參差懸鐵鎖,玉京璀璨涌金輪。
乘麟散發游何處,直以升平報紫元。
其二 五龍(明·黎民表)
七言律詩 押文韻
七言律詩 押文韻
紫蓋峰前下鶴群,羽衣遙挹御爐熏。
云呈瑞像雙鬟玉,帝賜霞裾五色紋。
星亂石枰當澗隱,風回金磬隔山聞。
蟄龍一去無消息,悵望經臺日又曛。
云呈瑞像雙鬟玉,帝賜霞裾五色紋。
星亂石枰當澗隱,風回金磬隔山聞。
蟄龍一去無消息,悵望經臺日又曛。
其三 南巖(明·黎民表)
七言律詩 押東韻
七言律詩 押東韻
七十名區衛紫宮,南巖幽勝若為通。
亭亭仙掌漙清露,葉葉靈衣御曉風。
山下煙霞常覆鼎,壁間文字半垂虹。
欹厓可卜無人買,洗缽焚香事遠公。
亭亭仙掌漙清露,葉葉靈衣御曉風。
山下煙霞常覆鼎,壁間文字半垂虹。
欹厓可卜無人買,洗缽焚香事遠公。
其四 紫霄(明·黎民表)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七言律詩 押支韻
軫翼光芒夜夜垂,洞霄峰勢入云危。
窗間下辨金銀氣,地底潛通日月池。
玄水當年非禹跡,赤松今日是堯師。
祇應上界無人到,輸與祠官種紫芝。
窗間下辨金銀氣,地底潛通日月池。
玄水當年非禹跡,赤松今日是堯師。
祇應上界無人到,輸與祠官種紫芝。
其五 玉虛(明·黎民表)
七言律詩 押冬韻
七言律詩 押冬韻
目斷仙山豈易逢,紫巖回首有苔封。
三株暗結黃金粟,九渡深盤白玉淙。
蕙帳別來驚夜鶴,瑯璈歸去御時龍。
茂陵自是秋風客,腸斷青騾海上蹤。
三株暗結黃金粟,九渡深盤白玉淙。
蕙帳別來驚夜鶴,瑯璈歸去御時龍。
茂陵自是秋風客,腸斷青騾海上蹤。
其六 遇真(明·黎民表)
七言律詩 押真韻
七言律詩 押真韻
手把丹書侍玉宸,紫髯蕭灑出風塵。
青羊化后猶存石,白鶴歸來尚幻身。
藥市當年曾隱姓,花源今日正迷津。
可憐物色先朝事,應為蒼生訪隱淪。
青羊化后猶存石,白鶴歸來尚幻身。
藥市當年曾隱姓,花源今日正迷津。
可憐物色先朝事,應為蒼生訪隱淪。
其七 凈樂(明·黎民表)
七言律詩 押尤韻
七言律詩 押尤韻
綺寮珠綴冠丹丘,翳鳳驂鸞在上頭。
窗外月明秦樹迥,檻前風急楚江流。
天門險澀疑無路,地籟凄清直似秋。
不是文皇親指畫,湘樊安得翠華游。
窗外月明秦樹迥,檻前風急楚江流。
天門險澀疑無路,地籟凄清直似秋。
不是文皇親指畫,湘樊安得翠華游。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擬陶徵君飲酒二十首(明·楊起元)
- 擬陶淵明詠貧士(清·聶節亨)
- 擬陶潛止酒(宋·梅堯臣)
- 擬陶飲酒(清·井在)
- 擬陶(宋·馮坦)
- 擬隱(明·胡安)
- 擬雨詩(南北朝·虞騫)
- 擬青青河畔草詩(南北朝·鮑令暉)
- 擬青青河畔草詩(魏晉·陸機)
- 擬青青河畔草(南北朝·沈約)
- 擬青青河畔草(南北朝·蕭衍)
- 擬青青河畔草(宋·周紫芝)
- 擬青青河畔草(明·楊慎)
- 擬青青河畔草(明·王立道)
- 擬青青河畔草(明末清初·陳子升)
- 擬青青河畔草(清·柯劭慧)
- 擬青青河邊草詩(南北朝·劉鑠)
- 擬青青河邊草轉韻體為人作其人識節工歌詩(南北朝·何遜)
- 擬青青河邊草(南北朝·荀昶)
- 擬青青陵上柏詩(南北朝·鮑照)
- 擬青青陵上柏詩(魏晉·陸機)
- 擬青青陵上柏(明·王立道)
- 擬韋應物殘燈(宋·梅堯臣)
- 擬韓偓體(宋·張至龍)
- 擬韓吏部射訓狐(宋·梅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