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宋·李清照)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如夢令(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其二(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評注
①綠肥:指枝葉茂盛。紅瘦:謂花朵稀少。
【評解】
這首小詞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詞中著意人物心理情緒的刻畫。以景襯情,委曲精工。輕靈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極盡傳神之妙。
【集評】
黃蓼園《寥園詞選》:「一問極有情,答以‘依舊’,答得極淡。跌出‘知否’二句來,而‘綠肥紅瘦’,無限凄婉,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圣于詞者。」
胡云翼《宋詞選》:李清照在北宋顛覆之前的詞頗多飲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種極其悠閑、風雅的生活情調。這首詞在寫作上以寥寥數語的對話,曲折地表達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寫得那么傳神。「綠肥紅瘦」,用語簡煉,又很形象化。
《唐宋詞百首詳解》:這首詞用寥寥數語,委婉地表達了女主人惜花的心情,委婉、
活潑、平易、精煉,極盡傳神之妙。
【評解】
這首小詞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詞中著意人物心理情緒的刻畫。以景襯情,委曲精工。輕靈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極盡傳神之妙。
【集評】
黃蓼園《寥園詞選》:「一問極有情,答以‘依舊’,答得極淡。跌出‘知否’二句來,而‘綠肥紅瘦’,無限凄婉,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圣于詞者。」
胡云翼《宋詞選》:李清照在北宋顛覆之前的詞頗多飲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種極其悠閑、風雅的生活情調。這首詞在寫作上以寥寥數語的對話,曲折地表達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寫得那么傳神。「綠肥紅瘦」,用語簡煉,又很形象化。
《唐宋詞百首詳解》:這首詞用寥寥數語,委婉地表達了女主人惜花的心情,委婉、
活潑、平易、精煉,極盡傳神之妙。
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
「 昨夜雨疏風驟 」指的是昨宵雨狂風猛 。疏,正寫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義。當此芳春,名花正好 ,偏那風雨就來逼迫了,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結果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卻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于是,她急問收拾房屋,啟戶卷簾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樣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 :「還不錯,一夜風雨,海棠一點兒沒變!」女主人聽了,嗔嘆道;「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紅的見少,綠的見多了嗎!?」
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復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作者以「濃睡」、「殘酒」搭橋,寫出了白夜至晨的時間變化和心理演變。然后一個「卷簾 」,點破日曙天明,巧妙得當。然而,問卷簾之人,卻一字不提所問何事,只于答話中透露出謎底。真是絕妙工巧,不著痕跡。詞人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則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
「 昨夜雨疏風驟 」指的是昨宵雨狂風猛 。疏,正寫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義。當此芳春,名花正好 ,偏那風雨就來逼迫了,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結果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卻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于是,她急問收拾房屋,啟戶卷簾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樣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 :「還不錯,一夜風雨,海棠一點兒沒變!」女主人聽了,嗔嘆道;「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紅的見少,綠的見多了嗎!?」
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復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作者以「濃睡」、「殘酒」搭橋,寫出了白夜至晨的時間變化和心理演變。然后一個「卷簾 」,點破日曙天明,巧妙得當。然而,問卷簾之人,卻一字不提所問何事,只于答話中透露出謎底。真是絕妙工巧,不著痕跡。詞人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則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江南思(南北朝·湯惠休)
- 江南思(宋·李龏)
- 江南怨(元·薩都剌)
- 江南怨(唐·施肩吾)
- 江南怨(宋·周密)
- 江南意二首(明·林敏)
- 江南意(明·王懌)
- 江南意(明·胡儼)
- 江南意(明·高啟)
- 江南故人聞余將休致咸勸東游輒賦小詩以為息(近現代·程千帆)
- 江南新體(宋·姚寬)
- 江南新體(宋·戴復古)
- 江南旅情(唐·祖詠)
- 江南旅情(明·蘇正)
- 江南旅情(明·陳昂)
- 江南春·題俞階青靜樂居填詞圖,用夢窗韻(清末民國初·夏孫桐)
- 江南春 和倪元鎮(明·俞彥)
- 江南春和杜牧韻(明·張泰)
- 江南春壬寅(近現代·宗遠崖)
- 江南春 宋人畫漢宮春曉圖(清末近現代初·吳湖帆)
- 江南春 憶遠(清·顧之瓊)
- 江南春懷(唐·李白)
- 江南春慢 中呂商賦張藥翁杜衡山莊(宋·吳文英)
- 江南春慢 趙大年《江南春圖》(近現代·吳梅)
- 江南春日(宋·夏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