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客至(唐·杜甫)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客至(唐·杜甫)
  七言律詩 押灰韻  
題注:喜崔明府相過。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餐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
評注
《后村詩話》
此篇(按指《客至》)若戲效元白體者。
《唐詩歸》
鐘云:二語嚴,門無雜賓,意在言外矣(「花徑不曾」二句下)。譚云:「肯與」二字形容貴客豪賓,入妙(「肯與鄰翁」二句下)。
《唐詩援》
天然風韻,不煩涂抹。
《唐詩鏡》
村樸趣,村樸語。
《唐詩摘鈔》
經時無客過,日日有鷗來。語中雖見寂寞,意內愈形高曠。前半見空谷足音之喜,后半見貧家真率之趣。
《初白庵詩評》
自始至末,蟬聯不斷,七律得此,有掉臂游行之樂。
《義門讀書記》
反打開去,惟公能之,《賓至》起相似。風雨則思友,況經春積水繞舍,日惟鷗鷺群乎?極寫不至,則「喜」字溢發紙上矣(「舍南舍北」二句下)。
《繭齋詩談》
一、二言無人來也。三、四是敬客意。五、六是待客具。每句含三層意,人卻不覺,煉力到也。七、八又商量得妙。如書法之有中鋒,最當臨摹。
《唐宋詩醇》
朱瀚云:首句用「在水一方」詩意。次句用「漁翁狎鷗」故事。
《讀杜心解》
首聯興起,次聯流水入題,三聯使「至」字足意,至則須款也。末聯就「客」字生情,客則須陪也。
《杜詩鏡銓》
邵云:超脫有真趣。陳秋田云:賓是貴介之賓,客是相知之客,與前《賓至》首各見用意所在。
《唐詩歸折衷》
唐云:前篇《賓至》以氣骨勝,此以風韻勝。吳敬夫云:臨文命意,如匠石呈材,《早朝》必取高華,《客至》不妨樸野。昔人評杜詩,謂如周公制作,巨細咸備,以此也。
《唐七律雋》
只家常話耳。不見深艱作意之語,而有天然真致。與《賓至》詩同一格,而《賓至》猶有作意語;雖開元、白一派,而元、白一生,何曾得此妙境!
《唐詩偶評》
極寫不至,則喜意溢發紙上矣。市遠家貧,惟恐我喜之無以將也。
《近體秋陽》
無意為詩,率然而成。卻增損一意不得,顛倒一句不得,變易一字不得。此等構結,淺人既不辨,深人又不肯,非子美,吾誰與歸!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
評:首二句是《三百篇》即所見以起興,反興法也。三、四開合了然,五、六直率。近人學杜,但襲此種,便失少陵真面目矣!落句作致,在著「隔籬呼取」字。
《讀杜私言》
《賓至》、《客至》二首,別有機抒,自成經緯。
《杜詩集評》
朱彝尊云:起二句妙極天趣。
《歷代詩法》
詩人蕩然謙厚之意,見于言外。
《唐宋詩舉要》
層層反跌,一句到題,自然得勢(「蓬門今始」句下)。
《唐詩鑒賞辭典》
這是一首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紀事詩,表現詩人誠樸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過」,簡要說明了題意。
一、二兩句先從戶外的景色著筆,點明客人來訪的時間、地點和來訪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綠水繚繞、春意蕩漾的環境表現得十分秀麗可愛。這就是臨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鷗,在古人筆下常常作水邊隱士的伴侶,它們「日日」到來,點出環境清幽僻靜,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隱逸的色彩。「但見」,含弦外之音:群鷗固然可愛,而不見其他的來訪者,不是也過于單調么!作者就這樣寓情于景,表現了他在閑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這就為貫串全詩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鋪墊。
頷聯把筆觸轉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與客談話的口吻,增強了賓主接談的生活實感。上句說,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還沒有因為迎客打掃過。下句說,一向緊閉的家門,今天才第一次為你崔明府打開。寂寞之中,佳客臨門,一向閑適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這兩句,前后映襯,情韻深厚。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暢歡快有了著落。后句的「今始為」又使前句之意顯得更為超脫,補足了首聯兩句。
以上虛寫客至,下面轉入實寫待客。作者舍棄了其他情節,專拈出最能顯示賓主情份的生活場景,重筆濃墨,著意描畫。「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使我們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頻頻勸飲的情景,聽到作者抱歉酒菜欠豐盛的話語:遠離街市買東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簡單,買不起高貴的酒,只好用家釀的陳酒,請隨便進用吧!家常話語聽來十分親切,我們很容易從中感受到主人竭誠盡意的盛情和力不從心的歉仄,也可以體會到主客之間真誠相待的深厚情誼。字里行間充滿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氣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寫足,如果再從正面描寫歡悅的場面,顯然露而無味,然而詩人卻巧妙地以「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作結,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詩人高聲呼喊著,請鄰翁共飲作陪。這一細節描寫,細膩逼真。可以想見,兩位摯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濃,越喝興致越高,興奮、歡快,氣氛相當熱烈。就寫法而言,結尾兩句真可謂峰回路轉,別開境界。
杜甫《賓至》、《有客》、《過客相尋》等詩中,都寫到待客吃飯,但表情達意各不相同。在《賓至》中,作者對來客敬而遠之,寫到吃飯,只用「百年粗糲腐儒餐」一筆帶過;在《有客》和《過客相尋》中說,「自鋤稀菜甲,小摘為情親」、「掛壁移筐果,呼兒問煮魚」,表現出待客親切、禮貌,但又不夠隆重、熱烈,都只用一兩句詩交代,而且沒有提到飲酒。反轉來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寫,卻不惜以半首詩的篇幅,具體展現了酒菜款待的場面,還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鄰助興的細節,寫得那樣情彩細膩,語態傳神,表現了誠摯、真率的友情。這首詩,把門前景,家常話,身邊情,編織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以它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顯出特點,吸引著后代的讀者。
(范之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