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董仲倫四首(元末明初·王翰)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寄董仲倫四首(元末明初·王翰)
七言律詩 押真韻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天地清空一點塵,此身聚散夢難真。
閉門咸谷花爭發,策杖王官草自春。
榮辱盡拋身世了,行藏都入笑談新。
堂堂正道行將去,更莫回頭別問津。
閉門咸谷花爭發,策杖王官草自春。
榮辱盡拋身世了,行藏都入笑談新。
堂堂正道行將去,更莫回頭別問津。
其二(元末明初·王翰)
七言律詩 押覃韻
七言律詩 押覃韻
不見能詩董召南,夢中時復接清譚。
韜潛每愛龜藏六,貪得常嗔狙怒三。
臨晉河深魴鯉出,首陽山近蕨薇甘。
高堂戲綵娛親暇,萬卷圖書燈一龕。
韜潛每愛龜藏六,貪得常嗔狙怒三。
臨晉河深魴鯉出,首陽山近蕨薇甘。
高堂戲綵娛親暇,萬卷圖書燈一龕。
其三(元末明初·王翰)
七言律詩 押先韻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同學連床聽兩眠,此情回首幾經年。
愁心多碎蟲聲里,歸夢常懸雁影邊。
兒女漸多生計薄,文章雖拙道根全。
興來抱膝吟梁甫,憊臥西窗日滿川。
愁心多碎蟲聲里,歸夢常懸雁影邊。
兒女漸多生計薄,文章雖拙道根全。
興來抱膝吟梁甫,憊臥西窗日滿川。
其四(元末明初·王翰)
七言律詩 押灰韻
七言律詩 押灰韻
自信肝腸是鐵石,愁來寸寸即成灰。
西飛白日誰能系,東注黃流可得回。
造物戲人真窟壘,才名忌我太崔嵬。
林泉處處埋名了,野鳥巖花勸一杯。
西飛白日誰能系,東注黃流可得回。
造物戲人真窟壘,才名忌我太崔嵬。
林泉處處埋名了,野鳥巖花勸一杯。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至元癸未上巳陪縉山游七星巖并次其韻(元·李璞)
- 至元重光單閼之歲春正月隴西郡太夫人介壽八(宋末元初·陸文圭)
- 至興國軍(宋·王十朋)
- 至興安縣游乳洞(宋·曾豐)
- 至凌云山卻寄平仲(宋·呂南公)
- 至鳳凰山再作(宋·朱熹)
- 至鳳陽郡庠與徐教授王司訓夜坐偶賦以下西游(明·陳璉)
- 至鳳陽(明·陳璉)
- 至分水戍(唐·駱賓王)
- 至分陜(唐·駱賓王)
- 至前一日同諸子過雪齋因聞再舉子(明·釋函可)
- 至前一日朝天官習儀用韻(明·高拱)
- 至前習儀朝天宮(明·林大春)
- 至前二日朝天宮習儀(明·楊慎)
- 至前偶書(宋末元初·方回)
- 至前寫懷(宋末元初·方回)
- 至剡溪寄夢齡昌齡(宋·王十朋)
- 至化士自宣城歸蔣陵求頌書此以贈(宋·李彌遜)
- 至北京(明·陳璉)
- 至北山(元·廖大圭)
- 至華子嶺初見黃山天都峰(宋·李彌遜)
- 至華藏寺先呈璉長老(宋·張镃)
- 至南京之翌日,登雨花臺,吊太平天王,詩以(近現代·連橫)
- 至南京道中尚有鶯聲(宋·吳則禮)
- 至南華寺觀衣缽錫杖雙履六祖金鎖骨金闌袈裟(明·黎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