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杭州通判胡學士官居詩四首 鳳咮堂(宋·文同)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寄題杭州通判胡學士官居詩四首 鳳咮堂(宋·文同)
押陽韻
押陽韻
胡侯外補來錢塘,所居之山名鳳凰。
不知元本發何處,蛇頸魚尾盤高岡。
婆娑欲下大江飲,萬里一息頭低昂。
誰將浮圖①壓兩翅,直使帖地不得翔。
前人眼俗不知顧,會有賢者來形相。
憐汝困欲共汝語,故近汝咮營斯堂。
起居飲食不離上,外孰有耳聽瑯瑯。
應云汝德未衰在,旦暮可起鳴朝陽。
不知元本發何處,蛇頸魚尾盤高岡。
婆娑欲下大江飲,萬里一息頭低昂。
誰將浮圖①壓兩翅,直使帖地不得翔。
前人眼俗不知顧,會有賢者來形相。
憐汝困欲共汝語,故近汝咮營斯堂。
起居飲食不離上,外孰有耳聽瑯瑯。
應云汝德未衰在,旦暮可起鳴朝陽。
其三 方庵(宋·文同)
押陽韻
押陽韻
眾人庵盡圓,君庵獨云方。
君雖樂其中,無乃太異常。
勸君刓其角,使稱著月床。
自然制度穩,名號亦可詳。
東西南北不足辨,左右前后誰能防。
愿君見聽便如此,鼠蝎四面人恐傷。
君雖樂其中,無乃太異常。
勸君刓其角,使稱著月床。
自然制度穩,名號亦可詳。
東西南北不足辨,左右前后誰能防。
愿君見聽便如此,鼠蝎四面人恐傷。
其四 月巖齋(宋·文同)
月為太陰精,石亦月之類。
月常寄孕于石中,事理如此何足異。
天地始分判,日月各一物。
既名物乃入形器,安有形器不消沒。
況此日與月,曉夜東西走。
珠流璧轉無暫停,豈與天地同長久。
其為勞苦世共知,惟是月有生死時。
既然須常換新者,人但不見神所為。
日須天上生,月必地中產。
君不見虢州朱陽縣之山谷間,才成未就知何限。
石有不才者,往往其卵毈。
靈媼棄置不復惜,任人取去為珍玩。
佳者留之待天取,藏滿庫樓千萬許。
彥瞻博物天下稱更無,定不以予之說為寱語。
予恐世人不知嵩丘巖洞中,中有八萬二千修月戶。
其人所食盡玉屑,昔有王生見之滿襆提斤斧。
應是當年靈鷲山,直自天竺飛落西湖前。
其上有石妊月月已滿,此人朅來就彼剜剔歸上天。
所以此石拆不復合,至今神胞所附之處其痕圓。
拋擲道傍凡幾歲,風刷雨淋塵土穢。
子平一見初動心,輦致東齋自摩洗。
更選他山相擁列,就中獨爾一峰最奇絕。
每至瑤魄流光下照時,玉柱橫攲無少缺。
子平謂我同所嗜,萬里書之特相寄。
邀我為詩我豈能,窗前累日臨空紙。
遙想巖前寶穴通,玉蟾從此去無蹤。
請君為我細書字于①側,名為月母峰。
月常寄孕于石中,事理如此何足異。
天地始分判,日月各一物。
既名物乃入形器,安有形器不消沒。
況此日與月,曉夜東西走。
珠流璧轉無暫停,豈與天地同長久。
其為勞苦世共知,惟是月有生死時。
既然須常換新者,人但不見神所為。
日須天上生,月必地中產。
君不見虢州朱陽縣之山谷間,才成未就知何限。
石有不才者,往往其卵毈。
靈媼棄置不復惜,任人取去為珍玩。
佳者留之待天取,藏滿庫樓千萬許。
彥瞻博物天下稱更無,定不以予之說為寱語。
予恐世人不知嵩丘巖洞中,中有八萬二千修月戶。
其人所食盡玉屑,昔有王生見之滿襆提斤斧。
應是當年靈鷲山,直自天竺飛落西湖前。
其上有石妊月月已滿,此人朅來就彼剜剔歸上天。
所以此石拆不復合,至今神胞所附之處其痕圓。
拋擲道傍凡幾歲,風刷雨淋塵土穢。
子平一見初動心,輦致東齋自摩洗。
更選他山相擁列,就中獨爾一峰最奇絕。
每至瑤魄流光下照時,玉柱橫攲無少缺。
子平謂我同所嗜,萬里書之特相寄。
邀我為詩我豈能,窗前累日臨空紙。
遙想巖前寶穴通,玉蟾從此去無蹤。
請君為我細書字于①側,名為月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