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唐·韓翃)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寒食(唐·韓翃)
七言絕句 押麻韻
七言絕句 押麻韻
題注:一作寒食日即事
春城無②處不飛①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③漢宮傳蠟燭,輕④煙散入五侯家。
日暮③漢宮傳蠟燭,輕④煙散入五侯家。
評注
《本事詩》:
韓已遲暮,……邑邑殊不得意,多辭疾在家。唯末職韋巡官者,亦知名士,與韓獨善。一日,夜將半,韋叩門急,韓出見之,賀曰:「員外除駕部郎中,知制誥。」韓大愕然,曰:「必無此事,定誤矣。」韋就座,曰:「留邸狀報制誥闕人,中書兩進名,御筆不點出。又請之,且求圣旨所與。德宗批曰:‘與韓翃’。時有與翃同姓名者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進,御筆復批曰:‘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又批曰:‘與此韓栩’」韋又賀曰:「此非員外詩耶?」韓曰:「是也」。是知不誤也。
《批點唐音》:大家語。
《批點唐詩正聲》:禁體不事雕琢語,富貴閑雅自見。
《載酒園詩話又編》:君平以《寒食》詩得名,宋亡而天下不復禁煙,今人不知鉆燧,又不深習唐事,因不解此詩立言之妙。如「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二語,猶只淡寫。至「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上句言新火,下句言賜火也。此詩作于天寶中,其時揚氏擅寵,國忠、铦與秦、虢、韓三姨號為五家,豪貴榮盛,莫之能比,故借漢王氏五侯喻之。即賜火一事,而恩澤先沾于戚畹,非他人可望,其馀錫予之濫,又不待言矣。寓意遠,托興微,真得風人之遺。
《圍爐詩話》:唐之亡國,由于宦官握兵,實代宗授之以柄。此詩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見意,唐詩之通于《春秋》者也。
《唐詩別裁》:「五侯」或指王氏五侯,或指宦官滅梁冀之五侯,總之先及貴近家也。
《唐詩箋注》:首句逗出寒食,次句以「御柳斜」三字引線,下「漢宮傳蠟燭」便不突。「散入五侯家」,謂近幸者先得之,有托諷意。
《而庵說唐詩》:「不飛花」,「飛」字窺作者之意,初欲用「開」字,「開」字不妙,故用「飛」字;「開」字呆,「飛」字靈,與下句「風」字有情。「東」字與「春」字有情,「柳」字與「花」字有情,「御」字與「宮」字有情,「斜」字與「飛」字有情,「蠟燭」字與「日暮」字有情,「煙」字與「風」字有情,「青」字與「柳」字有情,「五侯」字與「漢」字有情,「散」字與「傳」字有情,「寒食」二字又裝疊得妙。其用心細密,如一匹蜀錦,無一絲跳梭,真正能手。
《網師園唐詩箋》:不用禁火而用賜火,烘托入妙(末二句下)。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氣骨高妙不待言,用「五侯」寓諷更微。
《大歷詩略》:氣象詞調,居然江寧、嘉州。
《讀雪山房雜著》:韓君平「春城何處不飛花」,只說侯家富貴,而對面之寥落可知,與少伯「昨夜風開露井桃」一例,所謂怨而不怒也。
《詩境淺說續編》:二十八字中,想見五劇春濃,八荒無事,宮廷之閑暇,貴族之沾恩,皆在詩境之內。以輕麗之筆,寫出承平景象,宜其一時傳誦也。
《唐詩鑒賞辭典》: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節的前兩天為寒食節。據左傳所載,晉文公火燒森林求介之推,沒想到他卻抱著大樹活活被燒死,晉國人為了悼念他,每年的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2、御柳:皇帝御花園里的柳樹。
3、傳蠟燭:雖然寒食節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賜可以點蠟燭。
4、五侯:后漢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個得寵的宦官為侯,世稱五侯。
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節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兩天。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節當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說過:「人間佳節唯寒食。」(邵雍)唐代制度,到清明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皇恩。唐代詩人竇叔向有《寒食日恩賜火》詩紀其實:「恩光及小臣,華燭忽驚春。電影隨中使,星輝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貧。」正可與韓翃這一首詩參照。
此詩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繪,并無一字涉及評議。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節長安的迷人風光。把春日的長安稱為「春城」,不但造語新穎,富于美感;而且兩字有陰平陽平的音調變化,諧和悅耳。處處「飛花」,不但寫出春天的萬紫千紅、五彩繽紛,而且確切地表現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時節,裊裊東風中柳絮飛舞,落紅無數。不說「處處」而說「無處不」,以雙重否定構成肯定,形成強調的語氣,表達效果更強烈。「春城無處不飛花」寫的是整個長安,下一句則專寫皇城風光。既然整個長安充滿春意,熱鬧繁華,皇宮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見了。與第一句一樣,這里并未直接寫到游春盛況,而剪取無限風光中風拂「御柳」一個鏡頭。當時的風俗,寒食日折柳插門,所以特別寫到柳。同時也關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賜近臣」的意思。
如果說一二句是對長安寒食風光一般性的描寫,那么,三四句就是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兩聯情景有一個時間推移,一二寫白晝,三四寫夜晚,「日暮」則是轉折。寒食節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許可,「特敕街中許燃燭」(元稹《連昌宮詞》),才是例外。除了皇宮,貴近寵臣也可以得到這份恩典。「日暮」兩句正是寫這種情事,仍然是形象的畫面。寫賜火用一「傳」字,不但狀出動態,而且意味著挨個賜予,可見封建等級次第之森嚴。「輕煙散入」四字,生動描繪出一幅中官走馬傳燭圖,雖然既未寫馬也未寫人,但那裊裊飄散的輕煙,告訴著這一切消息,使人嗅到了那燭煙的氣味,聽到了那得得的馬蹄,恍如身歷其境。同時,自然而然會給人產生一種聯想,體會到更多的言外之意。首先,風光無處不同,家家禁火而漢宮傳燭獨異,這本身已包含著特權的意味。進而,優先享受到這種特權的,則是「五侯」之家。它使人聯想到中唐以后宦官專權的政治弊端。中唐以來,宦官專擅朝政,政治日趨腐敗,有如漢末之世。詩中以「漢」代唐,顯然暗寓諷諭之情。無怪乎吳喬說:「唐之亡國,由于宦官握兵,實代宗授之以柄。此詩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見意,唐詩之通于春秋也。」(《圍爐詩話》)
據孟棨《本事詩》,唐德宗曾十分賞識韓翃此詩,為此特賜多年失意的詩人以「駕部郎中知制誥」的顯職。由于當時江淮刺史也叫韓翃,德宗特御筆親書此詩,并批道:「與此韓翃」,成為一時流傳的佳話。優秀的文學作品往往「形象大于思想」(高爾基),此詩雖然止于描繪,作者本意也未必在于譏刺,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讀者意會到比作品更多的東西。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動了自己的形象與情感之中,發而為詩,反而使詩更含蓄,更富于情韻,比許多刻意諷刺之作更高一籌。
(周嘯天)
2、御柳:皇帝御花園里的柳樹。
3、傳蠟燭:雖然寒食節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賜可以點蠟燭。
4、五侯:后漢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個得寵的宦官為侯,世稱五侯。
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節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兩天。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節當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說過:「人間佳節唯寒食。」(邵雍)唐代制度,到清明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皇恩。唐代詩人竇叔向有《寒食日恩賜火》詩紀其實:「恩光及小臣,華燭忽驚春。電影隨中使,星輝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貧。」正可與韓翃這一首詩參照。
此詩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繪,并無一字涉及評議。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節長安的迷人風光。把春日的長安稱為「春城」,不但造語新穎,富于美感;而且兩字有陰平陽平的音調變化,諧和悅耳。處處「飛花」,不但寫出春天的萬紫千紅、五彩繽紛,而且確切地表現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時節,裊裊東風中柳絮飛舞,落紅無數。不說「處處」而說「無處不」,以雙重否定構成肯定,形成強調的語氣,表達效果更強烈。「春城無處不飛花」寫的是整個長安,下一句則專寫皇城風光。既然整個長安充滿春意,熱鬧繁華,皇宮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見了。與第一句一樣,這里并未直接寫到游春盛況,而剪取無限風光中風拂「御柳」一個鏡頭。當時的風俗,寒食日折柳插門,所以特別寫到柳。同時也關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賜近臣」的意思。
如果說一二句是對長安寒食風光一般性的描寫,那么,三四句就是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兩聯情景有一個時間推移,一二寫白晝,三四寫夜晚,「日暮」則是轉折。寒食節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許可,「特敕街中許燃燭」(元稹《連昌宮詞》),才是例外。除了皇宮,貴近寵臣也可以得到這份恩典。「日暮」兩句正是寫這種情事,仍然是形象的畫面。寫賜火用一「傳」字,不但狀出動態,而且意味著挨個賜予,可見封建等級次第之森嚴。「輕煙散入」四字,生動描繪出一幅中官走馬傳燭圖,雖然既未寫馬也未寫人,但那裊裊飄散的輕煙,告訴著這一切消息,使人嗅到了那燭煙的氣味,聽到了那得得的馬蹄,恍如身歷其境。同時,自然而然會給人產生一種聯想,體會到更多的言外之意。首先,風光無處不同,家家禁火而漢宮傳燭獨異,這本身已包含著特權的意味。進而,優先享受到這種特權的,則是「五侯」之家。它使人聯想到中唐以后宦官專權的政治弊端。中唐以來,宦官專擅朝政,政治日趨腐敗,有如漢末之世。詩中以「漢」代唐,顯然暗寓諷諭之情。無怪乎吳喬說:「唐之亡國,由于宦官握兵,實代宗授之以柄。此詩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見意,唐詩之通于春秋也。」(《圍爐詩話》)
據孟棨《本事詩》,唐德宗曾十分賞識韓翃此詩,為此特賜多年失意的詩人以「駕部郎中知制誥」的顯職。由于當時江淮刺史也叫韓翃,德宗特御筆親書此詩,并批道:「與此韓翃」,成為一時流傳的佳話。優秀的文學作品往往「形象大于思想」(高爾基),此詩雖然止于描繪,作者本意也未必在于譏刺,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讀者意會到比作品更多的東西。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動了自己的形象與情感之中,發而為詩,反而使詩更含蓄,更富于情韻,比許多刻意諷刺之作更高一籌。
(周嘯天)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沁園春 集《赤壁賦》(當代·熊東遨)
- 沁園春 雨夜疊前韻(清·周之琦)
- 沁園春 題《茂陵弦傳奇》(清·顧太清)
- 沁園春 題丁藥園采芝圖(明末清初·錢肅潤)
- 沁園春 題亡媳趙玉釵遺像(清·梁蓉函)
- 沁園春 題亡室沈淑人遺照(清·周之琦)
- 沁園春 題位公小照(清·黃永)
- 沁園春 題佩蘭女史拈花小照(清·孫云鶴)
- 沁園春 題其年《烏絲集》(清·陳世祥)
- 沁園春 題再生圖(清·談印梅)
- 沁園春 題唐天如所藏聽帆樓扁額,黃賓虹圖(清·楊玉銜)
- 沁園春 題夫子小照(清·徐應坤)
- 沁園春 題孔釋抱送圖。賀大司農梁公兩舉丈(清·宋犖)
- 沁園春 題孫坦夫想想園二首(清·宋琬)
- 沁園春 題莊川媚 盤珠 《紫薇軒詞稿》(清·劉琬懷)
- 沁園春 題歸元公僧服像(清·鄒祗謨)
- 沁園春 題徐湘浦世叔臨江觀弈圖(清·熊璉)
- 沁園春 題慕逸求愚軒圖(清末民國初·沙元炳)
- 沁園春 題拈花微笑圖(清·孫云鶴)
- 沁園春 題新州醉白樓(宋末元初·王奕)
- 沁園春 題舊時日記(當代·秦鴻)
- 沁園春 題李考叔聞雞起舞小像(清·宋琬)
- 沁園春 題柳如是小像(清·王貞儀)
- 沁園春 題樟鎮清江橋和無聞翁(宋·楊氏)
- 沁園春 題樟鎮清江橋(宋·無聞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