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寇興祖(金末元初·段克己)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壽寇興祖(金末元初·段克己)
飄飄關輔客,逸氣薄云霄。
承學有源委,持論生風飆。
束發侍玉階,香名滿天朝。
射策不一中,雄文深自韜。
嘉遁思居洛,歌詩祇和陶。
生涯足文史,蹤跡混漁樵。
蹭蹬三十年,壯志殊未凋。
人稱寇公后,遇鼎復能調。
才大時不容,坐使雙鬢焦。
朅來汾上水,吾見秋蟲號。
西風下木葉,天氣正泬寥。
勸君一杯酒,能令百憂消。
開懷且痛飲,勿令鄉關遙。
承學有源委,持論生風飆。
束發侍玉階,香名滿天朝。
射策不一中,雄文深自韜。
嘉遁思居洛,歌詩祇和陶。
生涯足文史,蹤跡混漁樵。
蹭蹬三十年,壯志殊未凋。
人稱寇公后,遇鼎復能調。
才大時不容,坐使雙鬢焦。
朅來汾上水,吾見秋蟲號。
西風下木葉,天氣正泬寥。
勸君一杯酒,能令百憂消。
開懷且痛飲,勿令鄉關遙。
評注
段克己是金末元初著名詩人,自幼有才,與北段成已以文章擅名 ,被時人同為「二妙 」。金朝末年,政治衰敗,社會動亂。他懷著對金王朝的愚忠,即悲悼它的崩潰,又深感渾不逢時,無力回天。于是寄情于歲晚菊花,意在喻人,聊以自勉。
開頭三句 ,首先展開了一幅秋天雨后的荒園圖。「律殘無射(y è)」,點明時值九月,此時的荒園秋風蕭瑟,秋雨無情,百花為之凋零,荒園雜草叢生。全詞以此開端,既深曲委婉地透露了詞人悲涼凄苦的情懷,又使人自然聯想到風雨飄搖的政治形勢象凜冽的秋風襲向詞人的心頭。這幾句,不僅交代了花的生活環境,也為全詞定下了凄清的基調。接下來,輕輕一轉,寫初開菊花的鮮嫩可愛。這和「雨后荒園」的環境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此花能保」,除了流露出花不逢時尚能自保的欣慰外,更隱含著歲月無情的擔憂。細細品味,作者正是借花寫人,表達出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潔身自保的追求和形勢逼人的憂慮。接下來「盈把」二句,由菊花而想到一生愛菊的陶淵明和屈原,陶淵明、屈原生活的年代去詞人已遠,可是他們與詞人所處的政治環境卻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沒有屈從于嚴酷形勢的壓力,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險惡的現實,為后世留下了千古英名。這里,詞人顯然是以他們高潔的情操來激烈自己,來表達自己的精神追求。上片最后三句忽又一收,由懷古自勉回到凄冷的現實之中,惜花以自惜,哀惋生不逢時。綜觀七片,處處寫菊花,但卻無處不寄寓著詞人的生世之感。
下片由花寫到人,詞人首先哀嘆歲月匆匆,少年書生已成白發衰翁。往事如煙,功名未就,自然引起對已逝歲月的追懷。以下幾句便以無限悵惘的心情追懷疇昔,通過極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自己難以言傳的苦衷 ,使人覺得凄婉悲愴。」颯颯涼風吹汝急」包含著對世事變遷的慨嘆、時不我待的哀惋、憐花惜人的深情 。 全詞至此,菊花的高潔品性與詞人的精神追求,菊花的零落憔悴與詞人的身世之慨已完全融為一體 。「 漫臨風、三嗅繞芳叢,歌還泣」,寫得纏綿幽深。詞人徘徊于花叢之中,顧花懷人,一種無可奈何的憂傷之情表露無遺 。「歌還泣」更是悲不堪言,正是情動于中心發之于外,長歌當哭,更覺余情不盡。通觀全篇,以花寫人,借物言情,花與人渾然一體,叫人無法辯認,也無須辯認,寫得含蓄蘊藉,一往情深。
開頭三句 ,首先展開了一幅秋天雨后的荒園圖。「律殘無射(y è)」,點明時值九月,此時的荒園秋風蕭瑟,秋雨無情,百花為之凋零,荒園雜草叢生。全詞以此開端,既深曲委婉地透露了詞人悲涼凄苦的情懷,又使人自然聯想到風雨飄搖的政治形勢象凜冽的秋風襲向詞人的心頭。這幾句,不僅交代了花的生活環境,也為全詞定下了凄清的基調。接下來,輕輕一轉,寫初開菊花的鮮嫩可愛。這和「雨后荒園」的環境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此花能保」,除了流露出花不逢時尚能自保的欣慰外,更隱含著歲月無情的擔憂。細細品味,作者正是借花寫人,表達出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潔身自保的追求和形勢逼人的憂慮。接下來「盈把」二句,由菊花而想到一生愛菊的陶淵明和屈原,陶淵明、屈原生活的年代去詞人已遠,可是他們與詞人所處的政治環境卻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沒有屈從于嚴酷形勢的壓力,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險惡的現實,為后世留下了千古英名。這里,詞人顯然是以他們高潔的情操來激烈自己,來表達自己的精神追求。上片最后三句忽又一收,由懷古自勉回到凄冷的現實之中,惜花以自惜,哀惋生不逢時。綜觀七片,處處寫菊花,但卻無處不寄寓著詞人的生世之感。
下片由花寫到人,詞人首先哀嘆歲月匆匆,少年書生已成白發衰翁。往事如煙,功名未就,自然引起對已逝歲月的追懷。以下幾句便以無限悵惘的心情追懷疇昔,通過極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自己難以言傳的苦衷 ,使人覺得凄婉悲愴。」颯颯涼風吹汝急」包含著對世事變遷的慨嘆、時不我待的哀惋、憐花惜人的深情 。 全詞至此,菊花的高潔品性與詞人的精神追求,菊花的零落憔悴與詞人的身世之慨已完全融為一體 。「 漫臨風、三嗅繞芳叢,歌還泣」,寫得纏綿幽深。詞人徘徊于花叢之中,顧花懷人,一種無可奈何的憂傷之情表露無遺 。「歌還泣」更是悲不堪言,正是情動于中心發之于外,長歌當哭,更覺余情不盡。通觀全篇,以花寫人,借物言情,花與人渾然一體,叫人無法辯認,也無須辯認,寫得含蓄蘊藉,一往情深。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臨江仙 哭汪夫人(清·王貞儀)
- 臨江仙 喜重晤仰山同志(民國末當代初·鐘敬文)
- 臨江仙 喜雪(清末近現代初·汪東)
- 臨江仙 四會柬畝(明·楊慎)
- 臨江仙 四十余年前至溪口掃墓,行村落間,(清末近現代初·汪東)
- 臨江仙 四景(宋·劉過)
- 臨江仙 四月牡丹(當代·江南雨)
- 臨江仙四首 其一 家庭回憶(近現代·丁寧)
- 臨江仙四首 其三 職業回憶(近現代·丁寧)
- 臨江仙四首 其二 婚姻回憶(近現代·丁寧)
- 臨江仙四首 其四 黨恩(近現代·丁寧)
- 臨江仙四首(當代·周燕婷)
- 臨江仙四首(當代·熊東遨)
- 臨江仙四首(清·項鴻祚)
- 臨江仙 坐河邊新樓(明末清初·商景蘭)
- 臨江仙 城外(當代·黃綺)
- 臨江仙 壬午廣州舊作(清·文廷式)
- 臨江仙 復園憶息庵(近現代·寇夢碧)
- 臨江仙 夏初(當代·石任之)
- 臨江仙 夏夜偶成用宋詞韻(清·楊蕓)
- 臨江仙 夏日(清·陳世祥)
- 臨江仙 夏末寄姊妹(近現代·陳逸云)
- 臨江仙外祖壽筵上見女兄染發有感(當代·程濱)
- 臨江仙 夜到揚州席上作(宋·蘇軾)
- 臨江仙 夜宿景德鎮良友賓館(當代·熊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