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唐·杜甫)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唐·杜甫)
押虞韻
押虞韻
題注:寶應二年,嚴武封鄭國公,復節度劍南。
引用典故:丙穴魚 潛夫 文翁 五馬
得歸茅屋赴成都,直①為文翁再剖符。
但使閭閻還揖讓,敢論松竹久荒蕪。
魚知丙穴②由來美,酒憶郫筒③不用酤。
五馬舊曾諳小徑,幾回書札待潛夫。
但使閭閻還揖讓,敢論松竹久荒蕪。
魚知丙穴②由來美,酒憶郫筒③不用酤。
五馬舊曾諳小徑,幾回書札待潛夫。
評注
《唐詩鏡》:
三、四語意老杰,以下道出喜意浮沉。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情至之語,為中晚別開一局。又曰:詞極虛婉,句句字字從真情實意打出精神,可謂探驪得珠。
《義門讀書記》:言成都可居,舊所深悉;然所以復來,故非為此。正呼起落句也(「魚知丙穴」二句下)。
《唐詩鑒賞辭典》: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因徐知道據成都叛亂,杜甫曾一度離開成都草堂,避難于梓州、閬州等地。廣德二年(764)正月,杜甫攜家由梓州赴閬州,準備出陜謀生。二月,聞嚴武再為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同時,嚴武也來信相邀,詩人于是決定重返成都。于閬州還成都途中作詩五首,此為其中第四首。詩題中的「嚴鄭公」,即嚴武,廣德元年嚴武被封為鄭國公。
首四句是設想回成都后整理草堂之事,但卻給人以啟迪世事的聯想:「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大意是說:自離草堂,常常焦慮沙岸崩塌,損壞藥欄,現在恐怕連同江檻一起落到湍急的水流中去了。這雖是遙想離成都之后,草堂環境的自然遭遇,但它不也是對風風雨雨的社會現狀的焦慮嗎?「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想當年,詩人離開草堂時,自己親手培植的四株小松,當時才「大抵三尺強」(《四松》),詩人是很喜愛它,恨不得它迅速長成千尺高樹;那到處侵蔓的惡竹,有萬竿亦須芟除!詩人喜愛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隨時態而變,詩人痛恨惡竹,是因惡竹隨亂而生。玩味這兩句,其句外意全在「恨不」、「應須」四字上。楊倫在《杜詩鏡銓》旁注中說:此二句「兼寓扶善疾惡意」,這是頗有見地的。亂世之歲,匡時濟世之才難為世用,而各種丑惡勢力競相作充分表演,詩人怎能不感慨萬分!這二句,深深交織著詩人對世事的愛憎。正因為它所表現的感情十分鮮明、強烈而又分寸恰當,所以時過千年,至今人們仍用以表達對于客觀事物的愛憎之情。
詩的后四句落到「贈嚴鄭公」的題意上。「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生理,即生計。黃閣老,指嚴武。唐代中書、門下省的官員稱「閣老」,嚴武以黃門侍郎鎮成都,故稱。金丹,燒煉的丹藥。這兩句說,自己的生計全憑嚴武照顧,衰老的身本也可托付給益壽延年的丹藥了。這里意在強調生活有了依靠,療養有了條件,顯示了詩人對朋友的真誠信賴和歡樂之情。最后兩句忽又從瞻望未來轉到回顧過去,似有痛定思痛意:「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詩人自寶應元年(762)七月與嚴武分別,至廣德二年(764)返草堂,前后三年。這三年,兵禍不斷,避亂他鄉,飄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頭了。過去常讀古樂府詩《行路難》,今身經其事,方知世路艱辛,人生坎坷,真是「行路難」啊!「行路難」三字,語意雙關。一個「信」字,包涵著詩人歷經艱難因苦后的無限感慨。
全詩描寫了詩人重返草堂的歡樂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真情真語,情致圓足,辭采穩稱,興寄微婉。歡欣和感慨相融,瞻望與回顧同敘,更顯出了此詩思想情感的深厚。
(傅經順)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因徐知道據成都叛亂,杜甫曾一度離開成都草堂,避難于梓州、閬州等地。廣德二年(764)正月,杜甫攜家由梓州赴閬州,準備出陜謀生。二月,聞嚴武再為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同時,嚴武也來信相邀,詩人于是決定重返成都。于閬州還成都途中作詩五首,此為其中第四首。詩題中的「嚴鄭公」,即嚴武,廣德元年嚴武被封為鄭國公。
首四句是設想回成都后整理草堂之事,但卻給人以啟迪世事的聯想:「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大意是說:自離草堂,常常焦慮沙岸崩塌,損壞藥欄,現在恐怕連同江檻一起落到湍急的水流中去了。這雖是遙想離成都之后,草堂環境的自然遭遇,但它不也是對風風雨雨的社會現狀的焦慮嗎?「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想當年,詩人離開草堂時,自己親手培植的四株小松,當時才「大抵三尺強」(《四松》),詩人是很喜愛它,恨不得它迅速長成千尺高樹;那到處侵蔓的惡竹,有萬竿亦須芟除!詩人喜愛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隨時態而變,詩人痛恨惡竹,是因惡竹隨亂而生。玩味這兩句,其句外意全在「恨不」、「應須」四字上。楊倫在《杜詩鏡銓》旁注中說:此二句「兼寓扶善疾惡意」,這是頗有見地的。亂世之歲,匡時濟世之才難為世用,而各種丑惡勢力競相作充分表演,詩人怎能不感慨萬分!這二句,深深交織著詩人對世事的愛憎。正因為它所表現的感情十分鮮明、強烈而又分寸恰當,所以時過千年,至今人們仍用以表達對于客觀事物的愛憎之情。
詩的后四句落到「贈嚴鄭公」的題意上。「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生理,即生計。黃閣老,指嚴武。唐代中書、門下省的官員稱「閣老」,嚴武以黃門侍郎鎮成都,故稱。金丹,燒煉的丹藥。這兩句說,自己的生計全憑嚴武照顧,衰老的身本也可托付給益壽延年的丹藥了。這里意在強調生活有了依靠,療養有了條件,顯示了詩人對朋友的真誠信賴和歡樂之情。最后兩句忽又從瞻望未來轉到回顧過去,似有痛定思痛意:「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詩人自寶應元年(762)七月與嚴武分別,至廣德二年(764)返草堂,前后三年。這三年,兵禍不斷,避亂他鄉,飄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頭了。過去常讀古樂府詩《行路難》,今身經其事,方知世路艱辛,人生坎坷,真是「行路難」啊!「行路難」三字,語意雙關。一個「信」字,包涵著詩人歷經艱難因苦后的無限感慨。
全詩描寫了詩人重返草堂的歡樂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真情真語,情致圓足,辭采穩稱,興寄微婉。歡欣和感慨相融,瞻望與回顧同敘,更顯出了此詩思想情感的深厚。
(傅經順)
其二(唐·杜甫)
押真韻
押真韻
處處青江帶白蘋,故園猶得見殘春。
雪山斥候無兵馬,錦里逢迎有主人。
休怪兒童延俗客,不教鵝鴨惱比鄰。
習池未覺風流盡,況復旌州賞更新。
雪山斥候無兵馬,錦里逢迎有主人。
休怪兒童延俗客,不教鵝鴨惱比鄰。
習池未覺風流盡,況復旌州賞更新。
其三(唐·杜甫)
押齊韻
押齊韻
竹寒沙碧浣花溪,菱①刺藤梢咫尺迷。
過客徑須愁出入,居人不自解東西。
書簽藥裹封蛛網,野店山橋送馬蹄。
豈③藉荒庭春草②色,先判一飲醉如泥。
過客徑須愁出入,居人不自解東西。
書簽藥裹封蛛網,野店山橋送馬蹄。
豈③藉荒庭春草②色,先判一飲醉如泥。
其四(唐·杜甫)
押寒韻
押寒韻
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
新松恨不高①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生理祗憑黃閣老,衰顏③欲付②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新松恨不高①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生理祗憑黃閣老,衰顏③欲付②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評注
《李杜詩選》:
劉曰:歷練慷慨,興恨苦外。
《唐詩鏡》:三、四老筆,頓覺懷抱可想。結語喜極追悲,感知己情探,語往往顛倒入妙。
《杜臆》:「新松」一聯,亦有感于時事而不覺露之,亦見此老經世之略。
《義門讀書記》:以下二篇又反復洗發,總為「文翁再剖符」之意。
《杜詩鏡銓》:二句兼寓扶善疾惡意(「新松恨不」二句下)。痛定思痛、語極沉著(「三年奔走」二句下)。此首言再葺草堂,得依嚴公暫爾休息之樂。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曰:三、四老筆高調,寫眼前語并無淺俗之慮。五、六「黃閣老」、「紫金丹」,莽態自喜,大有氣格。比之上篇。彼為婉便,此特峭拔矣。
其五(唐·杜甫)
押微韻
押微韻
錦官②城西生事①微,烏皮幾在還思歸。
昔去為憂亂兵入,今來已恐鄰人非。
側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塵甘③息機。
共說總戎云鳥陣,不妨游子芰荷衣。
昔去為憂亂兵入,今來已恐鄰人非。
側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塵甘③息機。
共說總戎云鳥陣,不妨游子芰荷衣。
評注
《唐詩鏡》:
五、六,披寫本懷,痛癢自悉,高襟老氣,令人可仰。
《杜臆》:「側身天地」句,自寫小影;「回首風塵」句,向述近狀。結語謂有嚴公之雄略,則蜀安而已之芰荷衣亦無恙矣。五作意極條達,詞極穩稱,都是真人真話,詩只應如此。
《讀杜心解》:五、六,為一詩骨子,亦五詩質干。……尾聯再繳清面目,與首章之起相呼應,是五首總結。
《杜詩鏡銓》:到此又不免觸出無聊心事(「錦官城西」二句下)。劉須溪云:歷練慷慨,無限言外(「側身天地」二句下)。
《昭昧詹言》:起二句敘事點題。三、四展宕,空轉真切。后半真至而蘊藉有味,下語得體。蓋謂有嚴公將略,則游子可以優游托足也。
《唐宋詩醇》:數詩情致委折,骨肉停勻,杜詩之最近人者,末篇特用拗調,節奏極佳。
以下總評
《讀杜心解》:五詩之致嚴也:首篇述來因,二篇邀游賞,三篇再速駕,四篇訴生計,末篇預歸功。其自敘也:首篇,提出將赴之由;二篇,泛說堂邊野趣;三篇、懸揣目今荒穢;四篇,逆計歸時整頓;末篇,申繳將赴之故。
《杜詩鏡銓》:邵子湘云:五詩不作奇語高調,而情致圓足,景趣幽新,遂開五溪、劍南門戶。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秋日同家蘭舫叔游菩提山用今雨聯吟韻(清·查人渶)
- 秋日同賓客登黃鵠山曾胡兩祠望遠(清·張之洞)
- 秋日同希深昆仲游龍門香山晚泛伊川觴詠久之(宋·梅堯臣)
- 秋日同幼寧兄李豹奴張秋姬泛舟采蓮日暮始歸(明·梁元最)
- 秋日同廖子晦劉淳叟方伯休劉彥集登天湖下飲(宋·朱熹)
- 秋日同開先正甫出郭行經郊壇(明·區大相)
- 秋日同張子明王德載陶大冶訪王上之留飲舟回(明·佘翔)
- 秋日同總鎮二公飲黃鶴樓三首(明·顧璘)
- 秋日同惟敬道襄過天寧寺訪真乘上人不遇(明·歐大任)
- 秋日同愔仲劍丞病山彊村勉甫游西溪訪交蘆庵(清末近現代初·陳曾壽)
- 秋日同文館詩(宋·張耒)
- 秋日同文館詩(宋·曹輔)
- 秋日同文館(宋·柳子文)
- 秋日同新陽叔飲象風師宅賦謝(明·孫傳庭)
- 秋日同曠掾史諸友會飲文溪道院時王子啟不果(明·劉崧)
- 秋日同顯卿瀫元厚之過城南禪院小憩作(明·胡應麟)
- 秋日同朋游北塔山(元·虞集)
- 秋日同朱令君泛舟西汀二首(明·于慎行)
- 秋日同李伯虞左笏卿周沈觀丈訪菊太清觀不得(清末近現代初·陳曾壽)
- 秋日同杜刺史游百萬湖因芙蓉盛開艤舟湖中主(明·饒相)
- 秋日同楊別駕西郭訪崔自仙宅(明·張詡)
- 秋日同林堯勛王玉生徐惟起曹能始僧如瀚集平(明·佘翔)
- 秋日同梁寒塘諸友泛舟甘溪(明末清初·何鞏道)
- 秋日同梅子馬方子公周承明飲北安門水軒(明·袁宏道)
- 秋日同梅子馬方子公飲北安門(明·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