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宋·岳飛)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小重山(宋·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評注
《宋詞賞析》:
一個充滿熱情的夢,就這樣被驚破了。一腔嘯嘆難盡的心事,是只有借琴音來傾訴的了---那是這位抗金志士"還我河山"的血脈之賁張呵!然而,在"議和"聲浪甚囂塵上之中,誰又是這聲裂弦索的真正知音?故園的山竹老了,壯士的鬢發白了,此刻充斥詞境的,便只有朦朧月光下蟋蟀的凄苦悲吟……
以下資料來源未詳:岳飛的《 滿江紅 》(怒發沖冠)詞,壯志不已,是膾灸人口的愛國佳作。這首《小重山》詞,改用藝術手法表達他抗金報國的壯志雄懷。岳飛抗金的偉業,不但受到趙構、秦檜君臣的迫害,而同時其他的將領如張俊 、楊沂中、劉光世等,亦各不信任互相拆臺,故岳飛有知音難遇之嘆 。《小重山》詞抒寫了這種感慨 。此詞上半闋寫出憂深思遠之情,與阮籍《詠懷》詩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意境相似。下半闋「白首」二句,表面低沉消極,但實際上正是壯志難酬的孤憤 。「欲將」三句,用比興手法點出「知音」難遇的凄涼的情懷,甚為悲傷憂郁。
近來,對古典詩詞的評論,有人以情調的高昂與低沉分高下,于是認為,岳飛這首《小重山》情調低沉,不如他的《滿江紅》創意高。我認為,對事物的評論,應當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情調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誤作為粗獷叫囂。情調低沉也并非消極。岳飛的《滿江紅》與《小重山》詞均表達了他的抗金以收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只因作詞的時間與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異,實際上異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調的高昂與低沉區他其高下呢?況且作詞常是要用以興渾融、含蓄蘊藉的方法以表達作的幽情遠旨,使讀者吟誦體會 ,馀味無窮 。岳飛因為壯志難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者這首《小重山》詞,用沉郁蘊藉的藝術手法,這也正是運用詞體特長,正如張惠言論詞時所謂「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 」(《詞選·序》)對詩詞評賞也應明白這一道理。我所撰《靈溪詞說》論岳飛詞的絕句說 :「將軍佳作世爭傳,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種壯懷能蘊藉,諸君細讀《小重山》」與此意同。
近來,對古典詩詞的評論,有人以情調的高昂與低沉分高下,于是認為,岳飛這首《小重山》情調低沉,不如他的《滿江紅》創意高。我認為,對事物的評論,應當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情調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誤作為粗獷叫囂。情調低沉也并非消極。岳飛的《滿江紅》與《小重山》詞均表達了他的抗金以收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只因作詞的時間與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異,實際上異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調的高昂與低沉區他其高下呢?況且作詞常是要用以興渾融、含蓄蘊藉的方法以表達作的幽情遠旨,使讀者吟誦體會 ,馀味無窮 。岳飛因為壯志難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者這首《小重山》詞,用沉郁蘊藉的藝術手法,這也正是運用詞體特長,正如張惠言論詞時所謂「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 」(《詞選·序》)對詩詞評賞也應明白這一道理。我所撰《靈溪詞說》論岳飛詞的絕句說 :「將軍佳作世爭傳,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種壯懷能蘊藉,諸君細讀《小重山》」與此意同。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送李德明解綿竹尉(宋·李流謙)
- 送李德素歸舒城(宋·黃庭堅)
- 送李德素罷官歸舒城三首(宋·劉弇)
- 送李德輿歸穿石洞山居(唐·陳羽)
- 送李德載公輔之宣城王子敏遹之寧陵秦少章之(宋·李廌)
- 送李德遠寺丞奉祠歸臨川(宋·陸游)
- 送李徽州赴湖北漕(宋·范成大)
- 送李志全還鄉(宋·李若水)
- 送李志寧歸省(明·程通)
- 送李忠彥(宋·許景衡)
- 送李念騰計部東還(明·孫傳庭)
- 送李思中服闋入京(宋·孔平仲)
- 送李思益沐陽教諭(明·楊士奇)
- 送李性夫赴召時李以端午采藥后行(宋·黎廷瑞)
- 送李恕可隨王宗師入京(元·薩都剌)
- 送李恬及第后還貝州(唐·方干)
- 送李惇秀才(宋·呂本中)
- 送李惟中西臺侍御史分題得長樂坡(元·宋褧)
- 送李惟實二首(明·歐大任)
- 送李惟正(明·邵寶)
- 送李惟肖尉尤溪(宋·陳襄)
- 送李愿歸盤谷歌(唐·韓愈)
- 送李懋推放歸(明·溫純)
- 送李懋明中丞擢少司馬兼歸省親二律(明·畢自嚴)
- 送李戎扶侍往壽安(唐·賈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