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金末元初·元好問)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小重山(金末元初·元好問)
酒冷燈青夜不眠。
寸腸千縷、兩相牽。
鴛鴦秋雨半池蓮。
分飛苦,紅淚曉風前。
天遠雁翩翩。
雁來人北去、遠如天。
安排心事待明年。
無情月,看待幾時圓。
寸腸千縷、兩相牽。
鴛鴦秋雨半池蓮。
分飛苦,紅淚曉風前。
天遠雁翩翩。
雁來人北去、遠如天。
安排心事待明年。
無情月,看待幾時圓。
評注
這是一首搖曳多姿的戀情詞。上片六句描述了一對戀人由不忍分離到終于分離的全過程。前三句是寫戀人在分離前夕的相互依戀 ,是上片的第一個層次。起調寫他們的不眠之夜,而以「酒冷」、「燈青」烘托其內心的悲涼和長夜的難耐 。「冷」的酒 ,「青」的燈,「不眠」的夜,這便是他們通宵達旦的生活內容。這里的「酒」,顯然是餞別酒。有酒而「冷」,看來停杯不飲,擱置已久。而青燈猶在,可見主人公確實是「夜不眠」了。由「酒冷」亦可見夜之深 。緊接著,作者以「寸腸」兩句推出一對情腸牽惹、愁苦悲傷的戀人 。詞的指事抒情,趨于明朗,讀者始之「酒冷」云云 ,正是他們在離別前夕內心極度痛苦的物象反映 。由此益知起句用筆在渲染氣氛,烘托感情方面,極見詞人匠心獨運之妙,戀人的全部情緒,都已總攝在起句之中 ,這首詞的搖曳多姿之妙 ,起首便露端倪。上片后三句,是寫這對戀人的分別,時間已是次日清晨 。這一層 ,作者用筆,仍然是從羅列物象開始:用「鴛鴦」、「秋雨」、「半池蓮」三種足以使人觸景生情的物象,進一步為戀人的離別寫照。鴛鴦、秋雨 、半池蓮都同是在池塘中。秋雨入池,池蓮帶雨,若含紅淚 ,為鴛鴦分飛而苦。「紅淚曉風前」是風雨中池蓮姿態,滴雨搖風,可憐又可愛,以象征送別的女主人公。由物象襯意象,而且是一襯再襯,主客相形,虛實相宣,正面神采由此倍增。從這里,讀者再次領略了這首詞「搖曳多姿」的妙處。
下片錄上片結句「 分飛苦,紅淚曉風前 」的意脈,寫女主人公目送戀人遠去,并默默地預卜團圓之期 。曉風之中,戀人北去,天高地遠;而北雁南來,顯然是深秋了。在這里,作者用「雁來人北去」這樣一對形象意念上有悖于自然之理的矛盾,再次渲染離別時的悲涼氣氛。下片的前三句,只是寫了「雁來人北去」的事實,但這三句在排列上,由雁而人,由雁的漸近到人的漸遠 ,層層具體 ,逐句加深,極見層次。最后三句,別出新意,由眼前的分離而轉寫盼望團圓之期。這是本詞「搖曳多姿的最后一現。在封建社會里 ,往往是由于徭役 、謀生等等原因,離鄉背井,而又往往是生離如同死別。自然,這種離別是悲涼的 。但本詞卻又不止于悲涼 ,而是及時地深入一層 ,轉入期待。期待無定,轉而為幽恨,故結句云:「無情月 ,看待幾時圓!」月圓即人圓,其盼望月圓亦即盼望與戀人團聚的迫切心情,自然就躍然于字里行間了。
這首詞,在取材,主題方面,雖然沒有突破男女離別相思之類傳統題材的樊籬,但在結構藝術上,賓主虛實,渲染映襯,搖曳多姿,一往情深,表現了一位大詞人題材、風格的多樣性。
下片錄上片結句「 分飛苦,紅淚曉風前 」的意脈,寫女主人公目送戀人遠去,并默默地預卜團圓之期 。曉風之中,戀人北去,天高地遠;而北雁南來,顯然是深秋了。在這里,作者用「雁來人北去」這樣一對形象意念上有悖于自然之理的矛盾,再次渲染離別時的悲涼氣氛。下片的前三句,只是寫了「雁來人北去」的事實,但這三句在排列上,由雁而人,由雁的漸近到人的漸遠 ,層層具體 ,逐句加深,極見層次。最后三句,別出新意,由眼前的分離而轉寫盼望團圓之期。這是本詞「搖曳多姿的最后一現。在封建社會里 ,往往是由于徭役 、謀生等等原因,離鄉背井,而又往往是生離如同死別。自然,這種離別是悲涼的 。但本詞卻又不止于悲涼 ,而是及時地深入一層 ,轉入期待。期待無定,轉而為幽恨,故結句云:「無情月 ,看待幾時圓!」月圓即人圓,其盼望月圓亦即盼望與戀人團聚的迫切心情,自然就躍然于字里行間了。
這首詞,在取材,主題方面,雖然沒有突破男女離別相思之類傳統題材的樊籬,但在結構藝術上,賓主虛實,渲染映襯,搖曳多姿,一往情深,表現了一位大詞人題材、風格的多樣性。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望蓬萊 詠勸道友(元·王哲)
- 望蓬萊 詠馎饦(元·王哲)
- 望蓬萊 寄張四秀才(元·王丹桂)
- 望蓬萊 寄朝元公(元·王處一)
- 望蓬萊 寄桃林口王都監(元·王丹桂)
- 望蓬萊山有悼(清·洪繻)
- 望蓬萊 春日□縣道友索(元·馬鈺)
- 望蓬萊 本名望江南贈家兄忠武訪及(元·王丹桂)
- 望蓬萊 游興(元·丘處機)
- 望蓬萊 示門人(元·王處一)
- 望蓬萊 秦川(元·丘處機)
- 望蓬萊 紙旗上書(元·王哲)
- 望蓬萊 繼重陽韻(元·馬鈺)
- 望蓬萊 羅公上樹隔環墻乞詞(元·馬鈺)
- 望蓬萊 贈小童(元·王處一)
- 望蓬萊 述懷(元·王處一)
- 望蓬萊 道友修庵(元·馬鈺)
- 望蓬萊 醴泉覓錢(元·王哲)
- 望蓬萊 聞蟬(元·馬鈺)
- 望蓬萊 題杏花(元·王哲)
- 望蓬萊(元·丘處機)
- 望蓬萊(元·丘處機)
- 望蓬萊(元·劉處玄)
- 望蓬萊(元·劉處玄)
- 望蓬萊(元·劉處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