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犯 寒夜(宋·蔣捷)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尾犯 寒夜(宋·蔣捷)
夜倚讀書床,敲碎唾壺,燈暈明滅。
多事西風,把齋鈴頻掣。
人共語、溫溫芋火,雁孤飛、蕭蕭檜雪。
遍闌干外,萬頃魚天,未了予愁絕。
雞邊長劍舞,念不到、此樣豪杰。
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鐵。
是非夢、無痕堪記,似雙瞳、繽紛翠纈。
浩然心在,我逢著、梅花便說。
多事西風,把齋鈴頻掣。
人共語、溫溫芋火,雁孤飛、蕭蕭檜雪。
遍闌干外,萬頃魚天,未了予愁絕。
雞邊長劍舞,念不到、此樣豪杰。
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鐵。
是非夢、無痕堪記,似雙瞳、繽紛翠纈。
浩然心在,我逢著、梅花便說。
評注
蔣捷在元朝建立之后,一直對統治者采取不合作態度。他拒絕了元朝要他做官的召見,隱居終老于竹山。他的詞作多婉約其辭,表達愛國思想。這首詞卻是直寫亡國之痛的,但激昂之氣仍很內斂。
「夜倚讀書床,敲碎唾壺,燈暈明滅 。」起筆描寫夜晚,靠著讀書床,在暗淡燈光下 ,和朋友對談,說到激昂處,也有擊節高歌、敲碎唾壺之概 。「敲碎唾壺 」指的是王敦事 ,王敦酒后讀曹氏《步出夏門行》詩,激昂之處 ,情不自己 ,使鐵如意敲唾壺擊節,使壺口出現許多缺口 。這個典故 ,表達亡國之后,救國無方的憤激心情的 。但一吐之后 ,即收束住,用「燈暈」來沖淡它 。「 多事西風 ,把齋鈴頻掣 。」從室內寫到室外,室外西風吹來,把書齋的門鈴吹響。「西風」指出夜是秋夜,而且這是深秋寒夜。「人共語、溫溫芋火,雁孤飛、蕭蕭檜雪 。」室內朋友對談,其樂融融。但只能烤芋充饑,看出生活之慘淡。室外:失群孤雁,不斷哀鳴,誰能為之尋找失去的伴侶。而蕭蕭的檜樹也披霜戴雪。這里的「檜雪 」,可能是初降的微雪,或只是月白霜濃的景象。室內些許溫暖之氣,室外就是一片蕭寒了 。「遍闌干外,萬頃魚天,未了予愁絕 。」室內愁腸,想到室外走走,闌干以外,卻是狀如魚鱗的萬頃云天,談話生起消除不了心中的牢愁。自然界的嚴冷,象征著當時遺民的政治處境。
「雞邊長劍舞,念不到、此樣豪杰。」「雞邊長劍舞」用晉代志士祖逖聞雞起舞、以鍛煉報國身手的典故。想借古來壯士的凌云豪氣,但處境如此,又不敢更作空洞豪語,只好抑遏壯氣,情調復歸凄婉 。「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鐵。」「棱棱」既狀身體消瘦,又狀氣骨嶙峋。點明學不成「豪杰」的原因在于身軀之消瘦和生活之窮困。
「是非夢、無痕堪憶,似雙瞳、繽紛翠纈 。」追思亡國之前,何事有利社稷。誰人誤國 ,因何傾覆?這些是非功過,恍然如夢矣 。要追究考察這些問題,也只覺「繽紛」撩亂 ,象雙眼受著「 纈花 」瞇住。「浩然心在,我逢著、梅花便說 。」亡國之事已成過去,但「浩然」之心依然存在,我要等到「北定中原日」。但「壯心」不能當眾傾吐 ,只能對著「梅花」才說 。「梅花 」,是堅持民族氣節,遺民、志士的象征。
蔣捷這首詞,緊緊圍繞的是一片凄涼的氛圍。只是稍許的激昂之情 ,恰如雷電一般撕天烏云的一角,讓人感到亮的存在和希望之所在。
「夜倚讀書床,敲碎唾壺,燈暈明滅 。」起筆描寫夜晚,靠著讀書床,在暗淡燈光下 ,和朋友對談,說到激昂處,也有擊節高歌、敲碎唾壺之概 。「敲碎唾壺 」指的是王敦事 ,王敦酒后讀曹氏《步出夏門行》詩,激昂之處 ,情不自己 ,使鐵如意敲唾壺擊節,使壺口出現許多缺口 。這個典故 ,表達亡國之后,救國無方的憤激心情的 。但一吐之后 ,即收束住,用「燈暈」來沖淡它 。「 多事西風 ,把齋鈴頻掣 。」從室內寫到室外,室外西風吹來,把書齋的門鈴吹響。「西風」指出夜是秋夜,而且這是深秋寒夜。「人共語、溫溫芋火,雁孤飛、蕭蕭檜雪 。」室內朋友對談,其樂融融。但只能烤芋充饑,看出生活之慘淡。室外:失群孤雁,不斷哀鳴,誰能為之尋找失去的伴侶。而蕭蕭的檜樹也披霜戴雪。這里的「檜雪 」,可能是初降的微雪,或只是月白霜濃的景象。室內些許溫暖之氣,室外就是一片蕭寒了 。「遍闌干外,萬頃魚天,未了予愁絕 。」室內愁腸,想到室外走走,闌干以外,卻是狀如魚鱗的萬頃云天,談話生起消除不了心中的牢愁。自然界的嚴冷,象征著當時遺民的政治處境。
「雞邊長劍舞,念不到、此樣豪杰。」「雞邊長劍舞」用晉代志士祖逖聞雞起舞、以鍛煉報國身手的典故。想借古來壯士的凌云豪氣,但處境如此,又不敢更作空洞豪語,只好抑遏壯氣,情調復歸凄婉 。「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鐵。」「棱棱」既狀身體消瘦,又狀氣骨嶙峋。點明學不成「豪杰」的原因在于身軀之消瘦和生活之窮困。
「是非夢、無痕堪憶,似雙瞳、繽紛翠纈 。」追思亡國之前,何事有利社稷。誰人誤國 ,因何傾覆?這些是非功過,恍然如夢矣 。要追究考察這些問題,也只覺「繽紛」撩亂 ,象雙眼受著「 纈花 」瞇住。「浩然心在,我逢著、梅花便說 。」亡國之事已成過去,但「浩然」之心依然存在,我要等到「北定中原日」。但「壯心」不能當眾傾吐 ,只能對著「梅花」才說 。「梅花 」,是堅持民族氣節,遺民、志士的象征。
蔣捷這首詞,緊緊圍繞的是一片凄涼的氛圍。只是稍許的激昂之情 ,恰如雷電一般撕天烏云的一角,讓人感到亮的存在和希望之所在。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書事(宋·陶夢桂)
- 書事(當代·盧青山)
- 書事(當代·陳振家)
- 書事(明·劉崧)
- 書事(明·方孝孺)
- 書事(明·桑悅)
- 書事(明·沈守正)
- 書事(明·申光漢)
- 書事(明·胡奎)
- 書事(明·陶安)
- 書事(清·丘逢甲)
- 書事(清·濮文暹)
- 書事(清·譚宗浚)
- 書事(清末近現代初·鄭孝胥)
- 書事(近現代·龐俊)
- 書事(金·馮子翼)
- 書事(集句)(清末民國初·費墨娟)
- 書二客論呈李君錫學士(宋·梅堯臣)
- 書二張真人詩文后(明·程敏政)
- 書于子高宅(宋·李之儀)
- 書于靈濟方丈(宋·陳著)
- 書于立齋自戒并示諸子(宋·杜范)
- 書于鳦先扇一以自嘲一以自勉(明·王世貞)
- 書云后三日游致道觀(宋·釋居簡)
- 書云山小景(明·王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