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其三 與客湖上飲歸(宋·葉夢得)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臨江仙 其三 與客湖上飲歸(宋·葉夢得)
不見跳魚翻曲港,湖邊特地經過。
蕭蕭疏雨亂風荷。
微云吹散,涼月墮平波。
白酒一杯還徑醉,歸來散發婆娑。
無人能唱采蓮歌。
小軒敧枕,檐影掛星河。
蕭蕭疏雨亂風荷。
微云吹散,涼月墮平波。
白酒一杯還徑醉,歸來散發婆娑。
無人能唱采蓮歌。
小軒敧枕,檐影掛星河。
評注
此詞抒寫作者與客湖上飲歸的情懷。詞之片寫宴集既散,余興未盡,下片寫湖上歸來后的心情。全詞風格于簡淡中見含蓄。
上片起首兩句寫詞人于宴集結束后 ,興致猶濃,特地繞道來到湖邊,原想看看湖邊港灣水草茂密之處那些翻跳出水、閃著白光的魚兒,但夜色朦朧,湖水平靜 ,只聽得雨聲稀朗,打落在隨風翻亂的荷葉上。
這首兩句是倒裝句 ,表現出作者的體物入微。「卻傍水邊行,葉底跳魚浪自驚。」(《南鄉子》)觀看魚兒從水中跳起又落下本是他的樂趣,但眼前天暗波平,只有晚風疏雨翻亂荷葉的蕭蕭之聲。忽然,風過處,云散去,一片涼月,影入湖中。這里不說是月影,而要說月墮平波,乃是由于作者正注目沉沉湖水,忽然湖清見月,幾疑月兒從天上落下。
過片謂詞人于酒宴之上僅僅飲下一點白酒,就竟然頗有醉意」「散發婆娑」,極寫自己披頭散發,徘徊納涼,以解除酒后燥熱煩悶之感。「無人 」句是說想聽支采蓮小曲 ,聊以解悶,但夜深人靜,無人放歌,而愁悶也只好郁積心底,無從排遣。這里的「無人」,其實是藉以說明作者的沉憂和孤獨感,也是深一層的寫法。
結尾兩句寫夜深之后,作者于小軒中倚枕而臥,難以入睡,但見月光之下,屋宇飛檐,投影于地,十分清晰,天上銀河垂懸,好似掛在檐角之上。通過這一靜景描寫突出了作者月夜沉思的形象。
作者月下沉思的具體內容 ,詞中沒有點透 ,這就為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給人以意蘊深長之感。
上片起首兩句寫詞人于宴集結束后 ,興致猶濃,特地繞道來到湖邊,原想看看湖邊港灣水草茂密之處那些翻跳出水、閃著白光的魚兒,但夜色朦朧,湖水平靜 ,只聽得雨聲稀朗,打落在隨風翻亂的荷葉上。
這首兩句是倒裝句 ,表現出作者的體物入微。「卻傍水邊行,葉底跳魚浪自驚。」(《南鄉子》)觀看魚兒從水中跳起又落下本是他的樂趣,但眼前天暗波平,只有晚風疏雨翻亂荷葉的蕭蕭之聲。忽然,風過處,云散去,一片涼月,影入湖中。這里不說是月影,而要說月墮平波,乃是由于作者正注目沉沉湖水,忽然湖清見月,幾疑月兒從天上落下。
過片謂詞人于酒宴之上僅僅飲下一點白酒,就竟然頗有醉意」「散發婆娑」,極寫自己披頭散發,徘徊納涼,以解除酒后燥熱煩悶之感。「無人 」句是說想聽支采蓮小曲 ,聊以解悶,但夜深人靜,無人放歌,而愁悶也只好郁積心底,無從排遣。這里的「無人」,其實是藉以說明作者的沉憂和孤獨感,也是深一層的寫法。
結尾兩句寫夜深之后,作者于小軒中倚枕而臥,難以入睡,但見月光之下,屋宇飛檐,投影于地,十分清晰,天上銀河垂懸,好似掛在檐角之上。通過這一靜景描寫突出了作者月夜沉思的形象。
作者月下沉思的具體內容 ,詞中沒有點透 ,這就為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給人以意蘊深長之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虞美人 午夢(清·莊棫)
- 虞美人 午節連雨和怡兒(清末民國初·鄭元昭)
- 虞美人 半塘欲為校夢龕圖,偶得明王綦秋林(清末民國初·朱祖謀)
- 虞美人 半山亭秋望(近現代·黃公渚)
- 虞美人 南海禊集,未赴,補詞(清末民國初·姚華)
- 虞美人 參觀故宮隨想(當代·蔡淑萍)
- 虞美人 又題「雙美月明放棹圖」(清·宗婉)
- 虞美人 雙樹居賞月(清·楊玉銜)
- 虞美人 雙蓮(宋·趙長卿)
- 虞美人 同孟利器尋春(金·趙攄)
- 虞美人 同徐敬可看林家紫牡丹(清·曹溶)
- 虞美人 同龔芝麓沈止岳席上觀伎(清·曹溶)
- 虞美人 后湖與季剛連句(清末近現代初·汪東)
- 虞美人 聽鄉人言故鄉事(當代·蔡淑萍)
- 虞美人 聽王鐵錘先生以塤演奏《楚歌(當代·蔡淑萍)
- 虞美人 聽雨(宋·蔣捷)
- 虞美人 聽雨,反竹山意(清末民國初·樊增祥)
- 虞美人 呈趙帥(宋·陳造)
- 虞美人 周服卿蓮渚文禽圖(清·席佩蘭)
- 虞美人 和人詠物二首(清末近現代初·汪東)
- 虞美人 和倦鶴(近現代·姚鹓雛)
- 虞美人 和劉制幾舟中送監簿韻(宋·吳潛)
- 虞美人 和后主(近現代末當代初·趙尊岳)
- 虞美人 和哀蟬《落梅》,次韻(清末近現代初·寧調元)
- 虞美人 和姜盦春夜聞笳(清末近現代初·郭則沄)